本报讯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呼伦贝尔市市长及永乾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守护绿色中筑牢屏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呼伦贝尔市生态建设巩固深化。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在全区率先启动安全屏障“一张图”“一张网”建设;实施11个呼伦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项目,湖体水量、水面面积保持稳定;实现生态禁牧961万亩、草畜平衡9329万亩,牧业四旗天然草原超载过牧率控制在10%以内;治理侵蚀沟1251条,20万亩年度防沙治沙任务全部完成。污染防治全面巩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5% ,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80% ,实施耕地绿色防控1250万亩、统防统治1195万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问题整改高效推进,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85% ;住建和生态环境领域违法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6%。
2025年,呼伦贝尔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一是完善生态保护机制。深入贯彻“三个立起来”要求,全面强化“六个统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大生态”转型升级。用好“精准画像”成果,推动14个旗市区378项问题隐患整改到位。完成生态安全屏障“一张图”“一张网”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整合共享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数据资源和执法力量,构建涵盖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
二是深化生态系统治理。持续加大呼伦湖综合治理力度,完成7个保护治理项目建设。实施“三北”工程,完成新左旗3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加快50万千瓦工程项目建设,配套治理9.6万亩沙地。实施侵蚀沟综合治理236条。落实林(草)长制和河湖长制,坚决打击违规开垦、非法占用草原林地等违法违规行为。抓好污染防治攻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等专项治理,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4%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保持在68.9%以上,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受污染土壤管控修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高效做好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三是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坚持分类施策、多点发力、统筹推进,确保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1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2.5%和18% 。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水肥一体化建设面积1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坚持应配尽配原则,新改扩建工业项目优先配置疏干水等非常规水源,加大中水回用力度,节水型企业达到16家。城镇公共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72.7%,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成率达到78%。严格执行红花尔基水利枢纽、阿拉坦水库调度方案,达到生态流量(水量)目标。开展全市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促进节水行动有序有效开展。李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