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 核与辐射

甘肃核安全中心开展处置场实地调研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中国环境报》(2025年02月19日 第007版)

  本报讯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不久前组织一线调研,实地考察龙和处置场周边环境,优化和完善监督性监测方案,进一步提升监测效能。此次调研及方案优化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监测手段,全面掌握龙和处置场当前的辐射环境现状,为后续监管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调研团队深入处置场现场,细致考察处置场建设与运营状况和源项排放具体情况。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严格遵循《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 2021)等 最 新 标准,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官方批复文件,对监测点位的布局与监测频次的设定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调研团队不仅考虑了处置场自身的特点,还充分融入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如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水文状况、地质结构以及人口分布等因素。通过综合考虑,调研团队力求监测方案既能全面覆盖关键区域,又能高效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在监测采样环节,团队综合考虑风向、风速、降水、土壤类型等多种环境因素,严格论证自动监测站点选址,确保监测站点开展日常运维时,监测数据不受外界干扰。

  为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在采样、样品贮存与运输、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体系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确保监测数据从采集到分析的全过程均符合质量要求。

  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积极优化重点核设施的监督性监测方案。在调研活动中,不仅关注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注重人才培养。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通过实战演练、专业培训等方式,快速提升新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辐射环境监测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下一步,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将继续秉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李小飞 汪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