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综合新闻

微山提升监测手段数智化水平

形成上下协同、互联互享、协调联动的监测网络

《中国环境报》(2025年02月20日 第004版)

  本报记者董若义 通讯员李光明 李卫东济宁报道 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以下简称微山县分局)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提升监测手段数智化水平,初步形成上下协同、互联互享、协调联动的全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微山县分局坚持因势“力”导,对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用要求及补充要求等规范,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坚持“硬件”“软件”齐头并进,对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建。 2024年,微山县分局严格按照管理体系规范化运行,对国控断面及重点入湖河流进行监测,获得各类监测数据2900余个。

  微山县分局充分利用环境质量监测站、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提高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创新工作模式,建立“监控、执法、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四级自行监测填报工作机制,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指导”的方式,指导企业完成自行监测方案编制、数据的填报,自行监测完成率达100% 。对企业委托监测进行抽查,在线企业全年抽查率为100%;通过“线上摸排+现场核查”,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专项检查,自动监测数据异常工单办结率达100%。

  在做好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微山县分局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研判的长处,拓展攻坚能力,培养监测人员“能做数、做准数、保真数、会看数、看懂数”的“五个数”能力。每天梳理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将异常情况、风险隐患转交职能科室,保证水环境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部署的需要。制定国控断面空间分布监测方案,监测252点次,2024年微山县国控断面及20条重点河流断面全部保持在Ⅲ类水质,南四湖水质连续21年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