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 双碳行动

推进产融合作 提供优质服务 投放绿色贷款

太原积极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中国环境报》(2025年02月24日 第007版)

  ◆本报记者高岗栓

  自2022年8月成功获批并成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以来,山西省太原市立足能源重工业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依托区位优势突出、试点示范协同、创新实践丰富、财政保障有力等比较优势,持续推动政银企深度对接,积极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新模式、新路径,以金融“活水”滋润绿色“沃土”,为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提供了“太原方案”。

  强化顶层设计

  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气候投融资,将“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建立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工作协同推进会和工作简报制度。

  太原市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太原)实施方案》《太原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太原市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气候投融资试点的金融资源,实现试点间协同作用,助力太原市碳达峰目标实现。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太原市成功举办三次气候投融资产融对接会和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气候投融资平行论坛;建立山西中部城市群气候投融资联盟,成立太原市中欧碳足迹创新中心;与Station F、中欧促进会等签署了6个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产融合作。

  提高服务质效

  高质量建设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对接平台(以下简称政银企对接平台)是促进产融高效常态化对接的重要基础,必须紧抓不放、落到实处。

  刚刚过去的2024年,太原市一方面加快政银企对接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在提升气候投融资金融服务基地服务质效上下功夫、作文章。

  经过努力,目前,太原市绿色信贷规模稳步增长,产融对接工作持续开展,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龙城碳惠”影响力持续扩大,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有力推动了太原市绿色低碳项目发展。

  截至2024年11月,太原市2023年第二批和2024年第一批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结余累计866.7122万元,拟全部用于支持山西梗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湿熄焦升级改造和干熄焦技改项目;下达太原市2024年第二批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8943万元,拟支持全市4个中央大气污染防治储备库项目。此外,为保障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太原市财政下达2024年太原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相关工作经费预算200万元。

  “通过金融服务大厅,我们累计公示14家银行的63款绿色创新金融产品,累计帮助17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8455万元。”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吉生介绍说,截至2024年底,太原气候投融资储备项目达195个,其中,62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总额463.97亿元,实际投放贷款总额205.89亿元。“龙城碳惠”影响力持续扩大,践行绿色出行人数达119.7942万人,累计减碳量9042.82吨。

  注入金融“活水”

  位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阳曲工业园区的山西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锂电池隔膜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两期项目累计投资额高达46.35亿元。目前,公司一期项目占地面积250亩,8条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已投产,年产值近10亿元。二期项目建设也已近尾声,生产规模还将扩充一倍,急需绿色金融“活水”注入。

  记者日前来到这里时,恰逢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向这一公司发放第13笔贷款,用于二期项目建设。

  “在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中,我们的生产规模居于前列,也是阳曲工业园区的重点企业。”公司总经理吕纯飞说,兴业银行太原分行贷款对企业来说,既是“及时雨”,更是“强心剂”。

  “对于这类气候投融资项目,我们将通过绿色金融对环境效益改善、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助力企业探索绿色低碳新路径,共同绘就美丽太原建设的多彩画卷。”兴业银行太原分行战略客户部(绿色金融部)中心副主任候进在当天考察项目进展时,对这一新能源项目的前景并充满信心。

  一笔笔绿色贷款的投放,一项项高效优质的服务,一家家绿色低碳企业的雄起,折射出太原气候投融资试点奋进的历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太原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决战之年。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闫文斌表示,太原市将持续推动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良性运转和产融常态化对接,加快“碳账户”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转型金融落地发展,强化中部城市群联盟建设,将从规划层面向实施层面加速落地、从试点探路向打造样板加快迈进,努力探索出以点带面、可持续、可推广的气候投融资模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生态成色”,为国家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提供“太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