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综合新闻

大兴安岭确保水质与空气质量双达标

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填补农村空白

《中国环境报》(2025年02月26日 第004版)

  本报记者 李明哲 大兴安岭报道 记者日前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大兴安岭地区紧紧围绕绿色龙江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多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局通过印发《全区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提升“麻雀战”工作方案》,开展水质提升行动,成立地、县两级工作组,每半月组织县(市、区)排查整治污染源,确保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25年1月,9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此外,呼玛县全面排查新增17个入河排污口并设标识牌,规范管理,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填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空白,完成三卡乡垃圾填埋场封场与风险评估。

  在空气质量方面,加格达奇区开展大气环境监测精准“画像”工作,制作了两个国控站点周边3公里范围内涉气企业、加油站、扬尘堆场、餐饮油烟、平房区等各种污染排放源“作战图”,并按照站点距离、污染源类别分级管理,每日依据气象条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排查检查计划。

  此外,深化生态环保督察整改,1月6日—16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委员会办公室抽查7个县(市、区),实地查看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点位,针对问题提出20余条指导建议。漠河市和新林区也全力推进整改工作,确保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早发现、早整改。

  大兴安岭地区还在机动车检测市场专项检查中发现两家公司篡改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执法人员迅速调查、固定证据,依据法规进行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整改。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家煤炭销售公司“未批先建”,当即责令停止建设,并处罚款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