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河南省漯河市生态环境局源汇分局院内日前锣鼓声声、热闹异常。源汇区沙澧街道筹备组李岗村、西刘村、东王村村干部与群众代表,满怀感激地将写有“生态环境得整治 百姓生活添舒适”等字样的3面锦旗送到源汇分局领导干部手中。
“十四五”时期,源汇分局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列为重要民生实事,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治理举措,全面整治污染水体。
分局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庄实地踏勘、走访调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与地形地貌,量身定制整治方案,绘制科学合理的管网图,并积极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在各村建设污水收集管道。例如,对李岗村,直接将污水接入周边市政污水管道;对东王村、西刘村,污水先进入大三格,再通过水泵提升进入五台山路市政污水管道,从源头阻断外部污染源,有效防止治理后的清水返黑复臭。
清淤疏浚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难点。源汇分局以“查、测、溯、治”为工作方法,多次与设计单位组织设计论证会,广泛吸纳各方建议。在清淤过程中,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方式,对局部复杂区域采取“蚂蚁啃骨头”的精细办法,人工逐点清挖和转运,再配合机械进行作业。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涵盖清理、排放、运输和安全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对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或用于护坡,全面清理池塘周边及内部垃圾,防止二次污染。
面对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源汇分局注重治水与管水相结合,同步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和水系连通工程,改善沟塘水环境质量。在坑塘内设置生态浮岛,种植挺水植物,采用植草砖护坡、植草护岸等方式进行护坡;在部分紧邻农宅的区域设置松木桩,并配备太阳能曝气机、水循环设备。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善了水质,而且提升了河岸景观的多样性与观赏性。刘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