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
每年5月中上旬是南方油菜的收获季。油菜收割后,经过3天—5天的农田翻耕和整理,将会播种夏玉米或进行水稻插秧。由于时间紧、农事忙、田间地头空地少,油菜秸秆短期内实现收储转运面临很大困难。调查显示,在油菜集中连片产区,油菜秸秆以粉碎还田为主。在田地分散、人工作业的岗地、丘陵、山区,油菜秸秆收割后一般覆盖于农田、果园,任其自然腐烂。个别地方因缺少粉碎还田设备,还会出现露天焚烧问题。
事实上,油菜秸秆有很大的资源价值。其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腐解后能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此外,油菜秸秆在生物发酵床垫料、生物燃料及栽培基质等领域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平原地区凭借机械化优势,通过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还田设备,可同步完成油菜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油菜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但在田块分散的偏远山区,受限于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成本高、人力不足等因素,油菜秸秆处理成为棘手难题。推动这些地区的油菜秸秆综合利用,需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基层组织和指导帮扶。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生态种养。加大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有机肥生产、秸秆粉碎还田及收储加工等市场主体,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广大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快形成“作物—秸秆—饲料—畜禽—有机肥”的绿色农业循环产业链。例如,湖北宜昌某蔬菜公司采用“秸秆换肥”和免费收储模式,既解决了企业原料来源问题,又带动了当地秸秆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多方共赢。
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当前秸秆补贴政策主要惠及规模化主体,规模较小的市场主体、散田农户难以享受政策红利。建议各地结合工作需求,增加补贴额度,扩大补贴政策覆盖面,引导农户、中小规模市场主体配置秸秆还田离田机具。同时,给予村组一定的补贴分配自主权,按照作物种植面积、秸秆利用量分配补贴资金,激发广大种植户和养殖户、中小规模秸秆还田和收储主体的积极性。
加强宣传培训和困难帮扶,建立农机共享、服务上门等便民制度。农村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农田破碎化、粗放式管理等因素增加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难度。建议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组农机设备配置,实施农机共享。村组可根据农户需求,合理安排农机使用时间,不断提高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作业面积。对偏远山区的乡镇、村庄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引导土地流转经营主体配置一定比例的散田,推动散田秸秆综合利用。同时,建立劳动力短缺农户包保机制,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委托种植大户或合作社代管、购买社会化服务、以工代赈、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代种代收代管或上门服务,补齐散田秸秆综合利用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