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 法治

秦岭核心保护区非法登山穿越案宣判

判令组织方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5500元

《中国环境报》(2025年06月11日 第006版)

  本报讯“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组织人员到秦岭核心保护区开展登山、穿越活动……”陕西省一起涉及秦岭鳌太线太白山区域的非法穿越案近日宣判。

  法院在案发地(宝鸡市太白县)举办环境公益诉讼巡回审判,当庭判令西安某户外运动公司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5500元,并公开道歉。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查明,2024年1月—2025年2月,被告西安某户外运动公司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偿组织人员赴秦岭核心保护区登山、穿越广告,并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登山人员的报名、付费。先后组织16批次221名参与者进入秦岭跑马梁、鹿角梁、东梁、箭峪岭、草链岭、光头山、冻山等秦岭核心保护区开展登山、穿越活动,非法获利27584元。

  无论盈利与否

  都需承担法律责任

  鳌太线是指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山拔仙台到鳌山的穿越线路,是连接秦岭两大主峰鳌山与太白山的山脊线路。鳌太线贯穿了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2021年,秦岭国家公园获批,鳌太线为核心地带。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秦岭范围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

  作为此次公益诉讼起诉人的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勇表示:“非法组织穿越行为,不仅造成了秦岭植被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影响了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而且穿越线路和扎营区域的污水排放、粪便流散、垃圾堆积,极易污染土壤、水体、空气等自然环境。”

  经过综合考量秦岭核心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受损生态环境修复的难度,非法穿越的次数、人数,所获收益以及配合调查的积极性等因素,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最终判罚被告公司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5500元。

  “今天法庭审理时,被告反复强调他没挣钱,甚至还亏损了。我想说的是,被告组织的非法登山、穿越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远远不是5500元能修复的,这个金额只是象征性惩戒。无论组织公司盈利与否,都需要为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承担法律责任。”担任此次庭审审判长的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波表示。

  一批非法穿越案审结起到震慑作用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近年来,有“驴友”盲目追求探险挑战,非法穿越鳌太线,随意践踏植被、丢弃垃圾,破坏保护区内的羚牛栖息地,造成大熊猫走廊带动物迁徙受阻,千年苔原带、太白红杉幼苗也遭大面积破坏,给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为了回应社会关切,打击非法穿越行为,陕西省今年已开展4次巡回审判,累计公开审理并当庭判决7起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将法庭‘搬’到非法穿越登山口附近,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案件审理,起到了‘审理一案、震慑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此举正是用司法力量守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有益实践。”高波表示,法检“两长”同堂办案也能很好地把握案件关键、化解案件风险、确保案件质量,向公众直观传递了司法机关对案件公正处理的决心和信心,营造将最优质司法资源投入到最需要地方去的鲜明导向,增进了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李涛 侯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