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蓝天白云频繁“拜访”湖北省黄石市。纤云四卷、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这样的生态美图在黄石市民朋友圈里频频出现,被亲切地称为“黄石蓝”。
黄石市空气质量趋好,既有“天帮忙”的助力,更是“人努力”的结果。
结合工业城市特点开展深度治理
长江岸边,十里钢城耸立。以大冶特钢为例,近年来这家钢厂相继实施了“蓝天、碧水、宁静”治理工程,先后关停了24座煤气发生炉、3座燃煤锅炉、6座烧结机等生产设施,实施东钢厂区退城入园计划,兑现“还黄石人民一片蓝天”承诺。
顺江而下,长度556米、跨度97米、高度42.7米、建设面积达5.4万平方米的黄石新港三期工程中散货堆场气膜全封闭项目获得“港大白”的昵称,也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颜值担当。项目采用全封闭膜结构阻断粉尘污水排放,内部有害气体可通过有组织收集处理,有效解决了园区的粉尘治理难题。
作为工业城市,黄石市生态环境治理存在诸多挑战,每一个蓝天的背后,都是黄石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从拆除热电厂180米大烟囱,到关停沈家营散货码头;从华新水泥关停4、5号窑实施退城入园,到黄石市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黄石守护的“天空蓝”,正悄然变成群众身边的“幸福蓝”。
据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呈现“开局良好—季中反弹—后期追赶”的趋势,PM2.5累计浓度为38.2微克/立方米,全市上半年优良天数为144天。特别是6月,全市6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同比均实现下降,空气优良率同比上升,增加10个百分点。
400个大气治理项目开工率达81.8%
今年以来,黄石市印发实施《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黄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交运局、市住更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委等部门,依法打击排放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淘汰老旧车辆和两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加强工地“六化”措施落地,出台加油站夏季夜间错峰加油优惠政策,并精细化管控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排放,加强长江干线黄石段船用低硫燃油供应保障等工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今年5月,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四大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偷排直排整治、监测数据造假清查打击以及低效、失效、无效治理设施整治和环保台账记录规范整治。
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组建一个协调组、6个执法组和7个攻坚组深入一线排查企业涉气问题。“四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出动565人(次),实现全市重点涉气企业检查全覆盖。
久久为功,仍需加力。今年黄石市计划完成400个大气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达328个,开工率为81.8%;完工项目247个,完工率为61.6%。超低排放改造、高效提升、关停搬转、绩效创建、老旧车淘汰等“五个一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黄石市还构建起“市级抓总—县级攻坚—企业治理”的三级大气污染防治联动体系,952家企业制定“一厂一策”,13家企业申报2025年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B级及以上引领性企业,帮扶11家企业申报中央大气治理资金3464万元。
如今,遍布全市城区的首批60个空气微站已全部安装完成上线。黄石市充分运用在线监测、用电监控、超级站组分监测、走航监测、激光雷达、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开展环境执法,确保企业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废气稳定达标排放。
一条条举措硬碰硬,一项项目标实打实,下半年,黄石市将持续推进大气治理项目,加强涉气企业帮扶提升行动,积极应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让白云常飘蔚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