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郭静娴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粼粼碧水,一川葱茏。
谁能想到,这里几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河道干涸,枯水季节部分河段断流达180天;垃圾堆积,水生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威胁。
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立足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两区”)战略定位,统筹“三水共治”,实行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将桑干河美丽河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首都水安全的核心任务,系统谋划,强力推进。
如今,桑干河“一泓清水送北京”,成为一条“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
今年6月底,桑干河(张家口段)入围河北省第二批美丽河湖,其美丽河湖建设实践,为北方缺水型、跨区域重要水源河流的系统性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张家口经验”。
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
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进入张家口市后,流经阳原县、宣化区、涿鹿县,在怀来县夹河村汇入永定河,最后入官厅水库。桑干河在张家口市内河道长171.2公里,流域面积达8415平方公里。
历史上,桑干河张家口段曾面临严峻的水污染压力。流域内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率、处理率低,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河湖“四乱”等问题普遍存在,点源和面源污染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严重影响桑干河水生态环境。
“桑干河是永定河的重要支流,是首都北京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被誉为‘首都水塔’生命线。”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日升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张家口市强化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健全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桑干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有效措施。
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将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综合考核目标,逐年制定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利用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补偿资金,开展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河湖水生态修复以及相关监测等工作,构建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
侯日升介绍说:“张家口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整体提升等方面,全面开展桑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张家口市完成流域内涿鹿县城区、蔚县城区两家重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调节高耗水农作物种植比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桑干河河道两岸1公里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流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7.2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桑干河沿线临河村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流域内农村垃圾收集率、转移率均达100%。
此外,张家口市加强河道治理修复,将桑干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两侧1—2公里区域划定为桑洋生态保护廊道范围,投入17.6亿元实施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治理修复河长115公里、面积32.45平方公里,进一步提升河道过滤、吸附污染物能力。
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桑干河成为了一条“清洁的河”。监测数据显示,近3年桑干河6个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均为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和优良率均为100%。
年均向永定河生态补水2.5亿立方米
受上游入境水量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长以及流域降水量不足等因素影响,2020年以前,桑干河断流成为常态,枯水季节部分河段断流天数达180天。
如何让桑干河重现碧波清流,成为桑干河建设美丽河湖的一道难题。阳原县作为桑干河流入张家口境内的第一县,率先开启了治理行动。
“我们这是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起点。工程实施中,通过河道整治、清淤疏浚、回填沙坑、消除挡水土堆等措施,改善了河道水流条件,为桑干河实现‘流动的河’打下了基础。”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阳原县分局副局长王永春介绍说。
在整治河道的基础上,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阳原县试点建设了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颁布《河北阳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实施湿地自然恢复、驳岸修复、绿化6900亩,湿地自然恢复面积达202.98公顷,显著提升了桑干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功能。
张家口市还打出了“蓄水—补水—节水”“组合拳”。
在蓄水方面,深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营造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实施封山育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在补水方面,实施完成桑干河河道输水工程共计约110公里;在节水方面,实施涿鹿七一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2910亩,农业用水量进一步减少,农业用水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系列措施的实施,使桑干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两岸地下水有效回补,2021年,桑干河全线河道首次实现“百日流动”,流域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提升,“流动的河”基本实现。
水质好了,水量足了,桑干河以不竭清流滋养京畿。如今,桑干河实现全年奔涌不断流,近年来,年均向永定河生态补水2.5亿立方米,成为京津冀水源安全的绿色屏障。
持续修复打造“绿色的河”“安全的河”
在实现水质提升、水量保障的基础上,张家口市进一步聚焦生态修复,加快建设“绿色的河”。
千里桑干,唯富涿鹿。行走在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成群的水鸟在芦苇丛中栖息觅食,公园内亭台楼阁、绿树成荫,一幅和谐秀美的生态景观画卷映入眼帘。
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涿鹿县分局综合办主任王瑞云介绍说,涿鹿县聚焦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构建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重点实施了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等,县域内再现河湖粼粼美景。尤其是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通过构建蝶形洼地、植被恢复等措施,营造开敞水面、浅滩地、浅水草丛、生境岛等,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园。
让桑干河成为一条“绿色的河”,张家口市通过建设阳原桑干河、涿鹿桑干河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持续修复水生态系统,提升生物多样性。
如今,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和珍稀濒危鸟类的安全庇护场所,记录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两种,水鸟种群数量逐年上升。
让岸更绿、景更美,张家口市还加强桑干河岸线生态保护,将总长为318.5公里的河岸线划分为6个功能区,对县城段周围的岸坡进行生物及工程措施防护,岸线植被覆盖度提高。
此外,张家口市还强化河道堤防建设,优化生态护岸,严守行洪空间,桑干河河道过流顺畅,“安全的河”总体达标。
让桑干河治理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张家口市沿桑干河建设地质公园、大峡谷风景区以及多个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河长制主题公园。“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侯日升表示,巩固美丽河湖建设成果,张家口市将创新环境监管模式,构建“智慧监测—精准溯源—协同管控”全链条治理体系。强化排污口监管,将桑干河沿线61个入河排口,纳入污染源“一张图”管理体系,启动数字化管理项目,确保尾水入河达标排放。同时,深化跨区域联防联治,共同守护好桑干河“一泓清水”。
桑干河涿鹿段美景如画。郭颖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