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而作为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05后”郭宁选择讲述家乡丹顶鹤保护的故事《小鹤诞生记》。“因为我自己就是江苏盐城的,在我们那里丹顶鹤很出名,孩子们也从小就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熏陶。”她兴奋地谈起观看保护区小鹤出生直播的经历,“小丹顶鹤前不久刚刚出生,感觉冥冥之中很有缘分。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家乡,也更符合我的年纪和表达。”
从“竞技场”到“孵化器”,用青春践行使命担当
站在总决赛舞台上的十位选手,都经过了层层选拔、激烈角逐,代表着生态环境科普的新生力量。
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特等奖获得者杨雨晴作为一位拥有三年讲解经验的“老兵”,感触尤为深刻。“讲解员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旅游的倡导者和生态保护的践行者。”在日常工作中,从推广零废弃海岛理念,到耐心解答孩子们“为什么岛上都是电动车”等充满童真的疑问,都让她深切体会到讲解工作的价值。“讲解员最重要的,不仅是对知识的精准把握,更在于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公众尤其是下一代的自觉行动。”
苗云阁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做好美丽中国讲解员,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以人为本的心,要勇于担当责任和使命,把环保的种子种在听者心里。作为科研人员,更要展现出专业性,做到‘有问必答,答必精彩’。”
这份责任感和行动力,是许多选手的共同心声。“通过比赛,我明确了未来要继续深化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更好地向公众传播这一理念。”张晓栋表示,希望在科普中融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AI和科技元素。雷笛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青少年感受科研的趣味与重要,点燃他们投身国家需要领域的热情。“科技的创新和突破是科学家们攻坚克难、一点一点干出来的,科学普及也一样,是靠我们一句一句讲出来的。”
“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载体。今年,活动正式更名为“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更体现了美丽中国正从战略目标转化为全民共识,激励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者。
“愿我有一颗天空般的心,高远宁静深爱大地;愿我有一颗宇宙般的心,永远守护生生不息……”当选手共同唱响《生生不息》,歌声传递的不仅是对比赛的不舍,更是他们对生态保护事业生生不息的坚定承诺。
讲解只是开始,行动才是答案。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柴芦径在点评时所说:“讲解员不只是舞台上的讲述者,更是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他们将从舞台出发,回到各自岗位,成为播撒创新理念的“火种”,带动全社会用更鲜活的方式讲好美丽中国故事,提升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养,凝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