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岗栓 太原报道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太原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各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为4.42,同比下降14.7%;优良天数达127天,同比增加19天;6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实现“五降一平”。
今年上半年,太原市以全面推进美丽太原建设为统领,锚定空气质量“退后十”目标,深化重点行业优化升级,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关停古交日月电厂,持续推动水泥、焦化、水泥粉磨站、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古交市土生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3家烧结类砖瓦窑企业完成绩效升级改造。
强化科技治污能力。充分发挥大气污染指挥调度平台作用,通过整合高空视频、用电监管、无人机巡查、渣土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监控等功能,对大气环境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精确锁定污染高值源头,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台账,同时要求限期“销号清零”。2025年以来,共发现并交办问题1.4万余个,问题办结率为96.40%。
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建立汾河谷地污染协同治理机制,配合制定太原盆地VOCs综合治理方案。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推动建立跨市污染预警联动机制。针对2025年以来的不利气象条件,太原市牵头与晋中市、阳泉市、忻州市共同会商6次,启动调度减排4次,推动区域臭氧浓度下降。
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截至目前,208家工业企业完成低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312家企业更换活性炭,267家企业完成包装容器回收,9家企业完成一轮泄漏检测与修复;4386家餐饮企业完成第一轮清洗,474家餐饮企业完成烧烤点位清洗;6座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安装,138辆运营油罐车车载油气回收装置完成泄漏检测与修复。6月以来,针对工业、餐饮、汽修、油品储运销等企业展开执法行动,累计发现各类问题200余个,现已基本完成整改;累计检查燃油燃气货车两万余辆(次),渣土车1.6万余辆(次),加速推进尾气污染治理。
监测结果显示,1月至6月,太原市区6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实现“五降一平”。分别为: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7%;PM10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下降18.8%;一氧化碳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下降14.3%;二氧化氮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下降13.9%;臭氧浓度为180微克/立方米,下降7.2%;二氧化硫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