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温志秋 记者张林霞
“只有换位思考发现问题,切身感受服务对象的难处,我们才能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江西省赣州市安远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熊莹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段时间以来,赣州市安远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如我在办、如我是企、如我在访”的“如我+”行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主动换位思考,以当事人的身份,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流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我在办,让服务对象更加舒心
“我们是安远县一家稀土湿法分离企业,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在生产中,从稀土原矿中产生的低放废渣,一直没有按正常渠道进行处理,积压多年的低放废渣是我们的一块‘心病’,给企业环境管理造成巨大压力。”江西明达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环保负责人王功秒说。
据了解,这家企业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稀土原矿,原料含有一部分非稀土矿物质等杂质,因为生产技术原因,从稀土原矿中分离出来的废渣存在低放射性,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公司来处置,不能作为一般固废进行处理。
“我们之前一直要求企业规范处置这些低放废渣,虽然企业积极配合,但一直没有找到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只能储存在企业内固定的特殊场所。”安远生态环境局执法一中队队长唐春华说。
安远生态环境局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及时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赣州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进行了对接。在多方积极协调下,江西明达公司与中核集团下属江西晶核环保有限公司经过多轮磋商与技术论证,正式签署废渣处置协议,困扰企业多年的工业固废处理难题的解决迎来突破性进展,江西明达产生的低放废渣有了规范处置渠道,目前已处置300余吨,有效降低了企业环境风险。
如我是企,让企业更加安心
“我们按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部署要求,建立了党建引领联系服务工作机制,精准服务全县4个片区163家企业。”熊莹介绍党建引领联系服务工作机制时告诉记者。
安远生态环境局统筹建立工业园区“健康档案”和排污单位“体检报告”,联系企业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转变角色定位,合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督促企业整改,消除了一批环境风险隐患。
“谢谢你们帮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平时我们会定期更换活性炭,但因为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很难发现有机废气排放的问题。你们这个有机废气检测设备我们也想买几台,这样自己就能发现问题了。”江西荣晖电子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王海清在安远生态环境局指出问题后感激道。
近期,安远生态环境局深入实施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项目,增配了一批无人机及水、气、噪声等便携式执法设备。江西荣晖电子有限公司的废气排放问题,就是通过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功能,在夜间对工业园区进行巡查时精准发现的。
“我们转变身份,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出现轻微违法行为后,企业最想得到执法部门哪些服务。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小的问题,如果用执法部门有效的整改建议,代替简单执法,或许能让企业感受到更好的营商环境,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安远生态环境局执法三中队队长李啟旺说。
如我在访,让群众更加放心
“我们担心家里喝的井水会受到周边养猪场的污染,所以想让你们来检测一下。”日前,安远县一群众在信访中表达了对家用井水水质的担忧。
接到信访件后,安远生态环境局及时联合属地政府到涉事的养猪场和群众家里进行调查。通过检查养猪场排污情况、分析地理位置、对井水进行采样检测等,让信访群众喝上“放心水”。
“我们把环境信访工作融入执法监管全过程,重点聚焦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信访人的身份感受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效聚焦信访的关键点,提出切实合理的解决措施。”安远生态环境局执法二中队队长彭海威说。
同时,安远生态环境局通过不定期组织执法力量开展夜间突击执法检查行动,通过实施各类专项行动,切实以主动帮扶、强化监管、惩教结合的方式,积极主动将环境信访隐患消除在平时、解决在日常。
“我们通过开展‘如我+’行动,以转变身份为办事群众、服务对象和信访人等方式推动提升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的效率、转变服务的作风,不断优化涉企服务和为民服务事项流程,切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熊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