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 法治

永煤集团:守护生态底色绘就绿色转型新画卷

《中国环境报》(2025年08月07日 第006版)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集团)作为河南能源集团骨干煤炭企业,本部扎根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的永夏矿区,地处“豫东明珠”永城市,坐拥38.4亿吨煤炭资源储量,下辖16对生产矿井,核定年生产能力超3000万吨,累计供应清洁优质煤炭6亿吨,贡献利税超900亿元。

  在践行“双碳”战略与探索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永煤集团以环保底线为“尺”、绿色发展为“笔”,将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入煤炭产业全链条。通过推进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全面实施全煤入洗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凭借主产的特低硫、特低磷、低灰优质无烟煤,打造“中永一号”“永煤精粒”等享誉海内外的品牌,为钢铁、化工等行业提供高端原料,助力产业绿色升级。同时,企业从污染物精准管控、采煤沉陷区“四位一体”治理、智能环境管理等多维度发力,构建生态、经济双赢模式,实现从“黑金”到“绿金”的蝶变,以国企担当筑牢绿色根基,为资源型企业转型提供“永煤样板”。

  严守法规红线,筑牢环保根基

  永煤集团始终将环保法规作为行动最高准则,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环保政策、规范及标准。在污染物管控环节,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确保废水、废气、噪声、辐射等各类污染物排放指标持续稳定达标。针对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构建起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从收集、运输到最终处置,每个环节均严格操作规范,坚决消除环境污染隐患。

  企业高度重视矿(厂)区环境综合治理,对物资设备实施标准化管理,做到整齐码放、分类明确,营造整洁有序的矿(厂)区环境。在采煤沉陷区治理、矸石堆场整治、采石场生态恢复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稳步推动生态修复工程高质量实施。矸石堆场整治通过科学规划与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减轻环境污染,并实现部分矸石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矿山周边生态环境。

  深耕精细管理,提升环保效能

  在日常环境管理中,永煤集团各单位秉持精益求精、稳步推进的原则,将环保责任精准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对于环保设施不完善的,迅速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加快项目建设和整改步伐,确保环保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建立常态化巡检机制,对生产全流程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处置和协同配合水平。对老旧污水处理设施及时升级改造,提升处理能力与效率。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应用高效环保工艺与设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推动管理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在矿(厂)区安装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并借助分析平台进行研判预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先进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幅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引进重介速沉等高效污水处理设备,显著提升废水处理质量与回用率。推广充填开采技术,联合高校攻关,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获得多项沉陷区治理相关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同时,高度重视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将环保绩效与个人薪酬、晋升挂钩,激发员工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环保技术培训班和研讨会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全面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创新“四位一体”,绘就生态蓝图

  在采煤沉陷区治理方面,永煤集团创新形成了“四位一体”综合治理模式,即“基本农田整理、采煤沉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

  为确保模式顺利推行,永煤集团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推进中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优先解决住房安全、就业安置等民生问题;建立“政策+资金”双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并通过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合作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基本农田整理以提升土地生产力为目标,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系统建设等工程,将塌陷变形土地整治为高标准农田。整理后土地规整有序,土壤肥力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提高30%以上,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采煤沉陷地复垦针对不同程度塌陷区采取差异化策略:轻度塌陷区采用土地充填、挖深垫浅等技术修复;重度塌陷区改造为鱼塘、藕池等,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和水生经济作物种植,恢复土地功能并开辟新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修复是核心环节。永煤集团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以植被恢复为重点,大面积种植乡土树种和草本植物,逐步重建稳定生态群落。同时加强沉陷区水系治理,通过疏通河道、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改善区域水环境。昔日的荒芜沉陷区,如今已重现绿树成荫、清水潺潺的生态美景,吸引众多鸟类栖息。

  湿地景观开发则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挖掘沉陷区湿地资源优势,在生态修复基础上适度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打造的湿地生态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场所,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双赢。

  书写转型答卷,收获生态硕果

  永煤集团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5座,省级绿色矿山8座,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上成绩斐然,收获丰硕成果。

  生态环境华丽蝶变。采用先进技术科学修复采煤沉陷区,与永城市政府共同建成日月湖生态旅游景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类治理沉陷区,构建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昔日“生态伤痕”成功修复,成为城市“生态绿肺”,极大丰富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对浅沉陷区运用“挖深垫浅”等模式,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恢复耕地两万余亩。在深积水沉陷区,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开发利用土地面积5800余亩,将荒芜沉陷地变为良田,实现鱼米飘香,完成了土地资源的高效转化利用。

  居民生活大幅改善。企业成立矿区搬迁服务中心,将沉陷区搬迁与新农村、城镇建设相结合,累计搬迁村庄97个,建成安置小区23个,惠及5万余人。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企业通过捐赠、创造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搬迁群众改善生活、增收致富,奏响了企地和谐乐章。

  永煤集团从“黑色煤炭”到“绿色生态”的转型之路,是新时代能源企业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其探索的经验为全国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永煤方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永煤集团正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大力度,续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多国企力量。郭新杰 丁双根

  

  全封闭绿色存储系统

  

  矿井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