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专题

武汉让环保设施成为公众“好邻居”

《中国环境报》(2025年08月19日 第004版)

  ◆刘婷婷 金宪琦

  “我们每天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排掉的污水,最后去了哪里、如何处理?”近日,130多位来自武汉各个社区的“当家人”,现场体验了“武汉生态环保好邻居线上参观平台”,“云游”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循环产业园等身边的环保设施,直观体验可感可知的生态环境治理实景。

  一直以来,武汉市坚持把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开放广度与深度,实现从“老四类”到“新四类”的全面拓展,形成八类设施全覆盖的开放体系。

  自2017年启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以来,武汉市从介绍开放意义、开放类型、开放地点等着手,先后制作《环保设施对外开放,您身边的好“邻居”》宣传片、八类环保设施宣传短视频、《小山小水武汉环保好邻居游学记》动漫片和《武汉环保设施您身边的好邻居》宣传海报等一系列产品,并依托全市绿色学校、社区的生态多媒体广告屏进行循环滚动播出;依托生态环境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和地方专题服务生态环境志愿事业的“武小环志愿服务”小程序,在官方微信、网站开辟专栏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开放宣传。

  为支持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推进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标准化建设,武汉市每年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和座谈交流活动,让每家开放单位做到“动心”“走心”,让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多,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为解决环保设施单位接待参观公众人数和场地受限制问题,武汉市打造了“环保好邻居”VR全景参观平台,并将VR投放到各级主流新媒体平台,实现环保设施全天候、全时段“在线看”。截至目前,武汉市已推动21家企业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公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参观设施单位,对环保设施进行了解、监督和评议。

  “这是一种持久的沟通方式。”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最初试点到现在覆盖全市,环保设施开放从线下正走向“线下+线上”的形式,成为政府、企业与公众间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