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版 产业经济

湖口高新园区筑牢水环境风险防控“智能屏障”

三道防线锁住入江污染源

《中国环境报》(2025年08月19日 第008版)

  ◆本报通讯员 尹亮亮 记者 张林霞

  “立即启动园区二级防控!有辆装载甲苯的车辆在园区主干道侧翻,污染物可能随消防水流入沟渠。”近日,在江西省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湖口高新园区)管委会的智慧管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实时沙盘模拟,向记者展示应对突发环境风险的应急响应流程:“关闭事故发生地至园区入江排口间的所有沟渠应急闸阀,将受污染水体引入园区公共雨水明渠和应急池暂存,后续通过回流系统抽至污水处理厂或洗舱站集中处置。”

  前不久,湖口高新园区沿江水环境风险防范典型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公布的2024年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名单。

  这份荣誉背后,是湖口高新园区秉承“生态化、标准化、智能化”理念,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设施潜力、引入新技术,不断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系统努力。

  织密三级防控网,筑牢长江安全防线

  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湖口高新园区的企业是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我们建立了3道内部防线:车间收集池、厂区应急池,处置能力饱和时则与兄弟企业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污染处置设施联动处置。”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安环总监周金良介绍说。

  不仅做好企业内部的预防措施,湖口高新园区也有防控体系。

  “近年来,园区按照‘分区分片分企’原则,推动构建了规范化的化工园区水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湖口高新园区党工委委员任建介绍道。

  一级防控(企业层面):目标是“防得住、不出厂”。园区引导支持企业完善厂区内部围堰、应急池等设施,已形成总容积13.2万立方米的防控网络,确保事故污水控制在企业内部。

  二级防控(园区公共层面):核心是“收得下、截得住、治得了”。通过建设应急闸阀、公共应急池,并将长江九江港湖口洗舱站纳入应急体系,同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应急池与园区公共空间互联互通,深度拓展了2.7万立方米的公共应急空间,能有效截留和处置事故废水。

  三级防控(园区外围):严防事故废水“出园区、入长江”。整合利用周边坑塘、湿地、排涝站等资源,构建了14.3万立方米的环境应急空间,作为污染物入江前的最后一道坚实屏障。

  此外,湖口高新园区还分区实施“一企一管一阀一池”建设,明确要求各类生产企业通过明管接入厂外架空主管,推广事故废水“一企一管”排放模式。目前,已完成157公里污水管网明管化改造,实现污水排放高效化管理。

  规范污水末端处置,打造生态缓冲带

  在紧邻长江的五洲特种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外围,一片由坑塘、湿地串联而成的生态缓释带宛如碧玉镶嵌,将工业区与长江分隔。蓝天白云倒映水面,飞鸟不时掠过——这是园区精心打造的集“应急管控、标准智能、生态净化”于一体的入河排污口生态示范点。

  为把好入江“最后闸口”,提升尾水水质和应急能力,在湖口高新园区管委会和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下,上述企业投资600余万元实施了湖口高新园区5号排口生态缓冲区建设。

  “项目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安装自控闸门及超标回流等措施,显著规范了排口管理,提升了尾水水质和水域污染风险防控能力。”九江市湖口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周颖告诉记者。

  此次改造注重生态净化,包括建设32亩人工湿地、72米生态滤坝、清淤7500立方米、岸坡整治约700米、绿化种植约9000平方米等。在未发生污染时,能有效净化入江尾水。”

  周颖特别强调,改造还在原有阀坝基础上新增了智能控制阀,与在线监控系统联动。一旦监测到水质异常或超标,闸阀会自动关闭,及时阻断污染物入江。

  据了解,为了全面规范污水处置流程,湖口高新园区还对企业污水排口在线监测设施进行了统一规范:监测设备统一搬迁至片区集中站房,由第三方统一运维,实现污水输送闭环管理,杜绝了在线数据弄虚作假可能。

  此外,企业雨水排口则严格执行“三化”标准。一是环境生态化,岸线美、江滩绿、江水清、排口净。二是建设标准化,达到“六个一”标准(一个可视化明渠排口、一间在线监控站房、一套在线监控系统、一项管理运维制度、一套设备标识标牌、一份排口信息档案)。三是监管智能化,运用无人机常态化排查、24小时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应急阀门、联网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全覆盖、全天候监管。

  这些规范化整治措施,有效削减了入江污染物总量,确保了公共雨污水排口水质稳定达标,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赋能智慧监管,提升应急响应效能

  湖口高新园区智慧化管控平台是环境应急的三级防控体系高效运行的“大脑”。

  “我们在平台本地化部署了AI大模型(DeepSeek),经过前期大量专业资料训练,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输入指令,平台能快速研判分析并给出处置方案,三级防控每一步如何操作、该联系谁,都一目了然。”湖口高新园区“一园一策一图”VR平台技术指导郑宇峰介绍。

  为提升水环境智慧管控水平,湖口高新园区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充分利用VR技术优势,全面整合了企业、雨污管网、蒸汽管网、燃气管网、环境应急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矢量数据,并融合了污染源排放口、厂界、园区边界、公共排口等的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数据,以及对雨水明渠、排口闸门、应急提升系统的控制能力,最终构建起一个全要素“数字孪生”智慧平台系统。

  通过互动式查看,实现环境问题可视化、数字化管理,显著提升了问题发现、溯源能力及水污染风险防范能力。

  “依托现有智慧平台,我们部署了3套高空瞭望系统和全覆盖视频监控网络,能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地点和级别,并据此研判启动相应应急等级,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响应。”任建补充道。

  如今,从空中俯瞰,20平方公里的湖口高新园区与浩荡长江之间,生态缓释带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舒展。货轮有序驶过码头,这幅人水和谐的图景,生动诠释着“共抓大保护”的湖口实践。随着三级防控体系持续升级完善,这座赣北工业大县正以科技之盾,坚定守护着万里长江的浩荡东流。

  

  图为位于江西省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某企业厂区外围的生态缓冲区。 徐会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