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持续深入做好垂改后半篇文章,聚焦“完善省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市生态环境局协同工作机制”,立足市域实际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通过精准把控、深度联动,注重实战、历练技能,构建环境监测和管理协同作战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先后荣获“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能力考核优秀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相关经验做法被列为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高位统筹筑根基,夯实协同“四梁八柱”。滨州市坚持“一盘棋”思维,以机制创新为抓手,筑牢协同工作“压舱石”,将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纳入市政府分管负责人联系单位,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同时,建立常态化经费保障机制,市级财政专项支持应急执法监测、能力提升及设备购置,显著改善监测硬件条件。中心主动服务当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在开展预报预警、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过程中,同时接受驻地市生态环境局管理,年完成委托监测任务220批次、900余个点(次)位,提供数据5000余个,出具50余份监测报告,为滨州市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深度融合提质效,织密监测“天罗地网”。中心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构建“1+3+N”融合机制,形成集“污染解析、溯源追踪、专项检查、会商研判、考核排名”于一体的协同作战体系。在生态环境监控领域,中心主动承担全市809家污染源1846套自动监控设备监管工作。同时,强化97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21条河流31个水质自动站的运行管理,构建天地一体的监测网络,实现监测数据与市生态环境局实时共享。
实战砺兵强本领,锻造环保“精兵强将”。中心创新技术指导与实战练兵模式,推动监测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对县区监测机构开展精准帮扶,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监控中心CMA资质全覆盖。通过“结对帮扶+轮岗培训”机制,每年选派县级监控中心人员到驻市中心学习,以市级平台带动县级技术能力跃升。在应急实战方面,以赛促练、以练强能,常态化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省6项技术大练兵中4项位居前列,3名选手入选省队参加全国赛事,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与团队风采。在全省率先主办市级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练兵活动,着力增强基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乔燕 王康 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