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增公园150座,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90.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比率实现100%。”在近日举行的“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用一组核心数据,展示了上海浦东新区“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十四五”以来,浦东新区新建林地3.06万亩、绿地1370公顷,公园总数达到203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平方米,中心城区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新增河湖水面积1.51平方公里,12.5公里的陆家嘴水环全线开放;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27.5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2.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比率较2020年上升23.1个百分点。
亮眼的成绩来源于浦东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的持续投入与创新实践。“浦东新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努力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最美的生态献给人民。”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康永良介绍,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浦东新区以“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为愿景加速公园城市建设,公园总数提前达到“200+”目标要求并基本实现24小时开放,近27万平方米单位附属绿地也对社会开放共享。同时,通过“公园+”赋予公园绿地更多功能,打造“一岸、六园、十二景”,与浦东图书馆、群艺馆等4个文化地标无界融合,形成全龄友好的城市绿色客厅。
打造滨水岸线激发新动能。继浦东滨江24公里贯通后,浦东新区通过品质和功能提升,赋予滨水空间更多内涵。比如,在后滩滨江等地设置约48万平方米的宠物友好区域;前滩滨江通过30个主题花展打造沉浸式赏花动线,累计吸引422万人(次)驻足。此外,12.5公里陆家嘴水环的打造,形成服务66万人口、四季有花、满目皆景的蓝绿滨水空间。当前,浦东新区正构建由陆家嘴、世博、张江水环等组成的“五环”水脉体系,让水环成为环环相扣、步步生花的“活力纽带”。
幸福河湖建设也让浦东新区焕发出新活力。浦东新区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幸福河湖打造等为重点,推动水生态综合治理。2024年,浦东新区主要河湖断面优Ⅲ类比率首次达到100%,较2020年上升了23.1个百分点,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画面正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景象,小流域建起的268公里慢行步道、93条星级河道和85处特色打卡点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
康永良表示,下一步,浦东新区将以美丽浦东为目标,努力实现精品城区公园无界、现代城镇生态渗透、美丽乡村自然融合,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丁波 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