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版 境界-知行

当点外卖有了新选项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01日 第008版)

◆本报记者 肖琪

  今年世界地球日,美团青山计划推出的“好杯新生”环保行动现场,一群消费者正在排队。他们满怀好奇地体验如何用一次性奶茶杯回收再生的塑料粒制作纪念章。

  每天中午,忙碌的互联网从业者李然最关心的就是吃什么。他在外卖软件仔细挑选,进入支付页面后会选择“无需餐具”。

  如今,不仅奶茶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点外卖时“无需餐具”选项也让消费者习以为常。近年来,美团在全行业率先发起旨在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助力环境保护的青山计划。在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领域掀起一层层绿色涟漪。

  美团外卖“无需餐具”总订单量超100亿单

  2017年,美团外卖正式推出“无需餐具”功能。以此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一个看似小小的改变,在外卖餐饮领域带来了更大范围的影响。

  截至目前,美团外卖“无需餐具”累计总订单量超过100亿单,已有5.2亿美团外卖用户使用“无需餐具”产品功能。这是青山计划在源头减量上给出的绿色选择。

  众所周知,塑料污染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塑料消费和废弃持续增长;电商、外卖、快递等新业态一次性包装所衍生的环境问题引发关注。如何在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治理外卖领域塑料污染问题,成为美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课题。

  在源头减量之外,针对绿色包装产品性能欠佳、成本较高、市场认知不足、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美团青山计划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青山公益专项基金”一同着力支持绿色包装创新及供应链建设。

  2023年1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美团青山计划,联合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发起“餐饮外卖绿色包装应用工作组”,旨在凝聚业界力量,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深入研究餐饮外卖行业绿色包装解决方案,通过生态链创新合作、材料的设计研发与推广应用、标准制定和活动交流等,进一步加快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截至目前,美团青山计划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行业机构已发布三批绿色包装推荐名录,搭建绿色包装信息平台,为平台全量商家提供全部十六大类菜品(全品类)绿色包装解决方案。

  多年来,美团青山计划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开展绿色低碳创新实践方面硕果累累:在全国20个省份24个城市落地规模化垃圾分类及餐盒回收项目,累计回收约3.7万吨塑料餐盒,助力减碳约5.7万吨;“好杯新生”活动首年预计实现1亿个饮品杯回收再生;《餐饮外卖绿色包装解决方案》第三阶段正式推出,十六大类菜品绿色包装解决方案全面解锁……此外,美团青山计划还发起5亿元公益性青山科技基金,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投身环境科研,促进更多环保科技成果在产业中发挥作用。

  累计回收约3.7万吨塑料餐盒,助力减碳约5.7万吨

  像李然一样,每天点外卖的人群不在少数。外卖消费导致外卖包装废弃物快速增长。外卖包装中塑料餐盒在一次性餐盒中的占比大约在六到七成,其中,PP(聚丙烯)塑料餐盒因其密封、耐热、韧性强、无毒无害及价格相对低等优点,在餐饮外卖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为解决外卖塑料餐盒的回收利用问题,美团青山计划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餐盒回收体系中存在的前端分类难、规模回收难、市场驱动难等主要痛点,发起“盒聚变”塑料餐盒规模化回收行动,利用大数据支持合作方优化选址、联合合作方开展分类宣导、支持餐盒收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再生塑料高值化利用等项目,共同开拓规模化、规范化、高值化餐盒回收和再生利用路径。

  消费者手中的外卖餐盒又是如何被回收的?以北京为例,美团青山计划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北京广利福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广利福源)、北京市爱心自强物资回收中心、北京华京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3家在地回收企业,在2023年共同启动“盒聚变 新时尚”北京市外卖餐盒回收项目。在昌平、朝阳、顺义等区选取部分外卖集中的区域作为试点,探索建立“回收站点—社区中转站—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餐盒全链条回收体系。

  其中,北京广利福源依托已覆盖的161个社区驿站和5栋写字楼,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和规模化餐盒回收。在社区,北京广利福源通过向居民提供便捷的“一袋式”上门回收和社区驿站回收方式,给予居民回收金激励,提升居民参与度;在写字楼,北京广利福源与物业合作开展宣传活动,联合租户日常宣传,通过设立餐盒专用回收桶、物业保洁二次分拣等方式促进餐盒回收水平的提高。2023年至2024年,北京广利福源所覆盖区域的餐盒回收率从15%提升至23%。

  同样聚焦于解决咖啡、奶茶等现制饮品行业的一次性包装废弃物问题,今年,美团青山计划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发起“好杯新生”环保行动——在源头减量方面,推动商家门店在美团、大众点评App上线“支持自带杯”标签;在生态设计方面,引导商家使用符合“减量化”或“易回收、易再生”等原则的饮品杯,实现包装绿色升级;在分类回收方面,发起饮品杯回收计划,激励消费者参与分类投递,践行绿色消费行为。首年这一行动预计将带动百万消费者参与行动,并实现1亿个饮品杯的回收再生。

  如今,无论是外卖餐盒还是奶茶杯,都能在回收后获得了新生。

  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发展,青山计划发布2030年新目标

  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近年来,美团青山计划通过设立“青山科技奖”鼓励更多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环保科研,目前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有39位青年科学家获奖,每位获奖励金额100万元,奖金用途不限。同时,通过资助“科创中国”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为绿色发展谋求新的可行之路。

  “将塑料餐盒变成衣服”,这个听起来有点科幻的场景在美团青山计划的支持下成为现实。由东华大学联合上下游合作方开发的“回收聚丙烯餐盒的高值化应用”项目,突破了将塑料餐盒制备细旦聚丙烯纤维和高强度聚丙烯纤维的关键技术,并制成运动速干T恤,为塑料餐盒拓展了又一个具备较高价值的回收利用场景。在2024年12月的深圳马拉松赛场上,由可再生利用的塑料餐盒和塑料水瓶制作的斗篷,成为备受参赛选手欢迎的“黑科技”礼物。

  在北京,温榆河公园内有一把“躺平听鸟椅”备受游客欢迎。椅子的绳网部分由1093个回收塑料餐盒再生制成,这是美团青山计划将再生材料融入城市公共设施的尝试。

  在上海虹口区汶二居民区,一台回收机旁立着长椅,椅背上刻着“本产品包含约1000个回收塑料餐盒的再生材料”的文字。这是低碳空间项目的产物——将居民投递的废弃餐盒,最终变回社区设施,完成“回收—再利用”的绿色闭环。

  面向未来,美团青山计划发布“2030目标”。一方面,将通过推动美团各业务低碳转型,持续丰富全平台低碳消费场景,带动400万商家提供绿色供给,7亿用户参与绿色消费。另一方面,将设立“绿色包装与回收基金”,与生态伙伴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助力包装生态设计与回收再生水平提升,推动平台入驻商家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50%,项目覆盖区域塑料餐盒及饮品杯综合回收利用率达到40%。美团青山计划将继续联动百万公益商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零废弃议题开展环保公益项目,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未来将更深度结合用户消费场景,把平台连接力变成生态守护力,打造一个“人人可参与、人人愿参与”的绿色低碳消费生态;同时以“科技支撑+公益驱动”的双重力量,与生态伙伴们共同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表示,基金会见证了美团青山计划从包装减塑的探索,到构建全产业链绿色生态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商业向善”与“环保同行”的理念。青山计划八年践行,不仅为行业树立可持续标杆,为公众筑起环保桥梁,更是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守护绿水青山的时代使命,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引领绿色发展的担当。

  

  

  北京市蓝色港湾商区“好杯新生”线下体验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