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为把贴心服务送到企业身边,省生态环境厅常态化组织环保专家深入基层,将生态环境领域专业技术与政策红利优势,转化为推动全省企业发展的绿色动力。“这是我参与助企活动的第二年,能让专业知识真正解决问题,我很开心。”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赵文晋告诉记者,他在助企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已帮助多家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环保难题解决了,公司能够轻装上阵搞好生产,大家打心底里高兴。”辽源袜业园区企业负责人握着辽源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的手,表示感谢。
这份发自内心的认可,源于生态环境部门精准高效的服务与帮助。此前,辽源袜业园区内51家涉及印染工序的企业,按规定需单独安装印染废水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这笔设备购置经费,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省生态环境厅得知企业诉求后,创新评价管理模式,以园区为主体,对园区内项目进行“建设项目后评价”,同时变更排污许可证,明确印染废水由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收集处理,企业无需单独安装在线监测设备。这一举措,为企业直接节约成本约2000万元。
既要帮有困难的企业“想办法”,也要为守规矩的企业“亮绿灯”。省生态环境厅对符合条件并按程序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推行以非现场检查为主的执法监管模式,即仅对非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核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215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