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观点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房前屋后”做起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12日 第003版)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大区域、大流域等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得到有效解决,但不少“房前屋后”的小问题仍然常常被群众投诉。抓好“房前屋后”的治理虽非“宏大叙事”,但却是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微实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全面部署好群众“房前屋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做起,切实消除群众的“急难愁盼”“心头之患”。

  “房前屋后”看似小事,实则大事,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目前,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较高的是噪声、垃圾、黑臭水体、异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当前一些农村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相关基础设施落后等有很大关系,需要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谋划、因地施策加以解决。一些问题也与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关系紧密,需要从加强宣传教育、改变自身习惯等小事做起,增强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共同守护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

  “房前屋后”问题整治涉及的面很广,不是生态环境部门单独就能解决的,需要公安、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按照一套清单“流水作业”,各负其职,攻坚克难,促成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握指成拳。

  针对农村闲置、裸露土地,要及时开展覆绿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既满足视觉美化的需求,又实现土地长效管理,助力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在清洁覆绿基础上,还要鼓励各地深挖自身特色,打造村庄“微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一时美”变为“持久美”,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朱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