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境内的黄土坡曾是三峡四大滑坡之首,也是罕见的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巴东县实施整体避险搬迁,如今其所在区域蝶变为湖北省首个四星级地质文化村,这一转变,不仅彻底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还打造出一个安全宜居、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的美丽新地标。
为化解地质风险,建成生态宜居空间,巴东县以黄土坡地质文化村建设为目标,历时6个月,建设一座超3万平方米的黄土坡地质文化村体育公园,园区绿化率高达70%,娱乐场所、市民休闲步道、郊游露营区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休闲空间。
品牌活动的举办也擦亮了黄土坡的“金字招牌”。这里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全球上百位地质专家前来参加,使这里成为全球地质灾害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连续举办四届“守望长江”半程马拉松赛,吸引逾万名选手前来参赛,感受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年度地质科普讲座和环保赛事也吸引全国各地人们参与。
同时,巴东县还计划投资约3亿元,以“地质灾害遗迹”为核心特色,以建设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地质文化村为目标,聘请专业团队规划建设集“科教、地质、生态游”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村。
在绿色转型驱动下,巴东县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黄土坡滑坡区域获评四星级地质文化村后,年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较搬迁前激增300%,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同时,太阳能发电、有机农业示范园等绿色产业的引入,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区域经济效益。熊争妍 易振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