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双瑾西安报道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陕西省气象局发布《秦岭生态气候公报(2024年度)》(以下简称《公报》),结合多项生态气候监测指标分析,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整体状况稳定并继续巩固向好。
“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区域面积占比提升至99.4%,较2023年提升0.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虽有限,但结合多项生态气候监测指标分析,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整体状况稳定并继续巩固向好。”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钊介绍,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于2021年超过99%,此后保持在高位,2023年提升至99.3%。
《公报》公布了秦岭地区植被覆盖度、固碳量和释氧量、年水源涵养量等主要监测指标数据,并且深化高密度区域气象站点数据分析,细化对秦岭气候时空变化和垂直梯度特征的评估,解析更加精细。
《公报》指出,秦岭区域生态功能完备,已成为我国顶级生态空间。秦岭地区高温偏多偏强,暴雨和高温等灾害对局部植被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2025年保护秦岭需重点关注极端降水和高温干旱等异常天气。
“《公报》中系统、科学、全面的生态气候监测数据,印证了陕西在保护秦岭方面的显著成效。”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秦岭办主任郭建顺表示,秦岭主体在陕西境内,陕西始终坚持条例护山、规划控山、智慧管山、系统治山和生态富民相结合,举全省之力抓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当好秦岭生态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