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沈利利
“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有回应,执法人员不仅查得细,还及时反馈进展,这工作态度太让人安心了。”近日,江苏省淮安市一位市民在接到生态环境部门的反馈后,为工作人员点赞。
针对群众反映的企业涉嫌偷排废水线索,淮安市生态环境局以面对面交流、点对点研判、实打实帮扶的“三步法”,有效解决群众的“心头忧”。
“企业排放废水时,有没有特别的颜色或者气味?”“如果后续发现异常,随时跟我们联系。”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淮安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引导群众回忆关键信息。从疑似偷排的时间、地点,到废水的具体特征,执法人员均细致记录。同时,主动普及《信访工作条例》,明确告知“会开展突击检查,有进展第一时间反馈”。
接到举报后,淮安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启动“一企一档”研判机制,多维度、立体式开展排查工作。
在数据联动方面,执法人员联动税务部门调取企业原辅料采购数据,还专程赴同类型企业调研生产工艺,与环评数据仔细比对,分析企业原辅料消耗与废水排放是否匹配。在巡查监管方面,白天核查企业环保手续、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夜间则组建执法小组,携带无人机在企业周边蹲守,通过空中巡查捕捉偷排痕迹。借助淮安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企业环保脸谱、周边水质等各类信息,为现场执法提供“靶向指引”。
经过细致排查,尽管未发现企业偷排废水,但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并未就此止步。“群众有反映,我们就要有行动、有回应。”基于这一理念,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开展“体检式”帮扶。
在现场执法过程中,重点核查生产设备安装、原辅料使用与环评文件的一致性,对厂区雨污管网全面“扫描”,通过注水试验、调取视频监控回放、水平衡测算等技术手段排查问题。并对企业进行普法指导,结合典型案例解读涉环保法律法规,明确违法后果与法律责任。同时,针对企业环保管理漏洞,提供“一企一策”整改建议。对于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当场指导整改;需要时间整改的,协助制定方案、明确完成时限,并安排专人跟进。
执法人员还及时将排查结果、整改情况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动态反馈给群众,得到群众认可。
下一步,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优化“事前研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信访调处机制,推动环境信访办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