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 双碳行动 

江宁开发区“无化工、无用煤、无两高”

以不到南京市4%的能耗创造全市20%以上产值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15日 第007版)

  本报记者徐卫星北京报道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振介绍了江宁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区,在探索建设零碳园区的创新路径。

  “碳达峰试点倒逼我们必须在另一个维度上重塑江宁开发区的发展。”张振说,江宁开发区以不到南京市4%的能耗,创造了20%以上的产值和外资外贸,成为全国少有的“无化工、无用煤、无两高”开发区。

  张振介绍说,江宁开发区的工业能耗电力占比达70%。因此,能源转型是关键。

  首先,数字降碳。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接入负荷200兆瓦,构建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智能微电网,形成节能降碳收益的闭环。

  其次,能源降碳。江宁开发区对照国家零碳园区六大指标八大任务,全力推动六大板块零碳园区建设,拉动投资30亿元。此外,全市最大的全绿电光储示范站一体化项目也已投入运行。

  最后,工业降碳。江宁开发区推动市场主体节能改造,并接入区域微电网,制定全省首个园区近零碳工厂的建设指引,年度实施75个源头替代项目,培育了20家零碳工厂、两家碳中和工厂、一家国家数据绿色中心,规上工业增加值低至2.9立方米/万元,工业固废利用率达99%。

  此外,绿色招商也成为江宁开发区的一大特色。

  “首先是引入社会资本,助力低碳产业的商业运营;其次是推动场景建设和绿色产业的耦合,制定低碳招商图谱,发布了两批次环保招商清单。目前,新招引项目达到50个,投资额超过310亿元。完善低碳环保服务和低碳技术创新‘双引擎’,设立‘双碳’集聚区,支持环保产业孵化。”张振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