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专题·广告

绿意新生:邮储银行深耕绿色金融显实效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17日 第004版)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与监管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与气候融资,积极创建一流绿色普惠银行、气候友好型银行和生态友好型银行。

  构筑绿色金融发展根基。邮储银行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战略全局,制定“绿色银行建设三年规划”“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将绿色发展纳入公司治理核心议题,确保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有效执行。组织架构上,成立多层级碳达峰碳中和暨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工作。

  完善政策与资源配置体系。制定“可持续金融授信政策指引”,单列了绿色及转型金融支持方向,并在客户与项目筛选中突出技术、环保及能耗因素;推出支持小企业和三农条线的绿色金融专项方案,在保函、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制度中强化ESG要求。资源配置上精准倾斜,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上给予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普惠小微贷款优惠政策;差异化绿色金融业务审批权限,加大对节能环保、生物质能发电等领域的审批授权力度。

  创新驱动产品服务升级。邮储银行持续推动绿色与普惠金融融合,线上化服务如“邮e贴”“智能秒贴”“绿色G贴”延伸了服务触角。落地全国首笔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组合贷等模式;完成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权融资计划、首单碳中和超短期融资券等,发行“碳中和+乡村振兴+革命老区”贴标绿色资产支持票据;不断创新服务,在手机银行搭建“低碳专区”,通过“易企营”平台上线碳核算功能。

  夯实风险管理与运营保障。制定“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办法”,将ESG要求纳入授信业务全流程及风险治理体系。强化数字赋能,依托“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完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项目;完善气候风险数据库,接入生态红线、企业碳排放等13类数据,强化全流程环境风险监控。

  截至今年6月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累计设立45家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和绿色金融机构。下一步,邮储银行将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