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攻坚 

合规处理工业废水换来贷款额度支持

全国首笔零散工业废水指标数据挂钩贷款落地东莞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17日 第005版)

  ◆何闪闪

  广东省东莞市一家企业近日因生产和排放的工业废水数据,获得银行50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这是全国首笔零散工业废水指标数据挂钩贷款,率先实现零散工业废水产生和处理企业相关指标数据,与银行授信额度增减、利率优惠幅度动态挂钩。

  破解零散工业废水治理困局

  近3个月,这家企业月均产生工业废水3000吨,部分通过自建废水处理设施排放,部分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废水处理企业做合规处理后排放。50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与利率优惠,正是基于上述废水处理量及达标排放稳定性等核心环保指标,真正建立起“环保越好、成本越低”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此外,得益于这项贷款,东莞市一家零散工业废水处理企业也获贷100万元,阶段性获得20个基点利率优惠。

  据了解,在东莞市,日产废水量不足3吨的中小微企业约有1.2万家,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管严了,企业倒闭;管松了,污染失控。”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鑫介绍,为破解这一两难问题,东莞市出台《东莞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精准锚定小切口、高效构建法治保障,破解零散工业废水治理困局,同时让企业的绿色投入直接变现,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法治框架支撑下,实现技术赋能监管体系。东莞市建立零散工业废水智能监管平台与在线监控系统双擎驱动机制,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一方面,严格审核企业环评信息与生产状态,重点核查新增企业合规性及转移合同有效性,防范未批先建、偷排漏排风险;另一方面,推行废水管理台账动态筛查机制,对更新滞后、异常填报的企业实施“线上预警+现场督导”联动整改,将屡次违规的企业纳入异常监管名单。同时,推动企业在用水、排水、污泥处置等关键节点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提高废水全链条数据溯源能力。

  监管数据的深度挖掘,进一步为精准执法提供支撑。东莞市创新运用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平台与在线监控数据交叉比对技术,通过分析液位突变时段与废水转移记录匹配度,快速锁定偷排嫌疑线索,并启动现场突击核查。对未安装监控设备、未注册平台、漏报台账等违规行为“零容忍”,采取责令整改、立案查处等刚性手段,形成执法震慑。同时,建立未监控企业专项清单,强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结合,确保监管无盲区。

  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规范

  针对企业合规管理痛点,东莞市开展《条例》专项法规政策宣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管理规范解读等方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设立企业问题响应通道,提供废水处理流程优化、台账填报指导等“一对一”帮扶,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规范,从源头减少违法行为。

  《条例》的实施带来经济减负。2024年,东莞市累计转运处理零散工业废水约29.21万吨,日均处理量约为800吨。按单个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成本20万元估算,全市1.2万家零散工业废水产生企业共节省24亿元建设投资。废水集中处理后,企业月均处理成本降低超一万元,全市企业每年共节约运营成本逾14.4亿元。与此同时,2024年,东莞查处污水违法排放案件数下降幅度超过50%。

  王鑫表示,未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完善监管服务,推动环境管理从被动约束向主动赋能转变,让绿色发展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