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丽宏
乘车出河北灵寿县城,往西北二三十里,大地不再是一笼统的平展。无边麦浪滚滚,被切割成色彩错杂的团团片片:一方枯金、一角新绿、一绺黄灼灼、一洼翠碧碧……
村路顶头闪出一片杨树林,密度高、树身伟岸,抖动着一团丰肥流荡的绿缓缓迎来。“哗”一下糊满车窗。离杨树林不远,地势稍高处的村庄,就是黑山村。
来之前,曾思忖这村名——村子定是靠近嵯峨黑山吧,没想到只有一弯弯岗丘层叠连绵。岗丘将村庄轻轻揽住,至村东南,隆起一个制高点,就是黑石山。村庄依着它,就叫“黑山村”。
黑山村,建于后唐时期,算来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村里老人说,那道环村的岗丘名叫“九曲卧龙岭”,从岭头到岭底,大沟七十二道,小沟多如牛毛。磨子沟、土拦沟、黑石沟、狼家沟、火神洼、桐花沟、北岭洼、鼬子沟、龙池、洼池、狼窝沟……久远的岁月中,村民在这沟沟岭岭放牧拾柴、耕种劳作,每天看岭上白云游走,听山野虫唧兽行,自然而然为它们起下了名号。名号野里野气像从土里长的,灵感还不是源自大自然?它以大手笔抟捏出起伏的岗丘,划开深浅的沟壑,十万草木、细毛毛一样的野花草,几笔勾描就呈现了浓淡颜色。四季的风依次吹,百年老杏树飘散漫天花雨,狗尾草花穗儿掠过夕阳,青蒿被秋露濡湿,老杜梨覆雪一夜间琼花粲然……
黑石山海拔才300多米,然而天地间的山,是以山体大小高低论尊卑的吗?黑石山是不高,但并不影响村人对它的尊崇:这里不仅是小村的地标,还是优美故事的发源地、大家伙儿休闲的胜境。
这些年,山村人生活也好了,他们不再只是“早晚长在庄稼地、面向黄土背朝天”,也有自己的休闲娱乐了。他们会在晚饭后走出家门,唠着嗑,听着戏,一拨一拨、溜溜达达就上了黑石山。老年人心醉山顶的清风,小孩儿喜欢攀爬房屋那么大的山顶石,妇女们占据了山顶平坦如砥的大平台——她们将音箱拉上山,拧开音乐,砰嚓嚓,跳起了广场舞。
清风鼓荡,夜幕低垂。低头看,村子里路灯幻彩;抬头看,星星又多又野又美。
通往山顶的柏油路,跟进村路差不多一样宽敞。山上见到最多的植物是山荆,这时节正是盛花期,黑石山弥漫着一层紫色云霞。单朵的荆花儿,微小细碎,淡蓝浅紫,簇生枝上,成了串串蝴蝶,乍翅俏立,好像随时准备飞走的样子。山荆的枝、叶、花,都散发着一种野气的、类似青蒿的强烈香味,凑近一闻,沁入肺腑。闻得惯的人说香,闻不惯的人说“呛”。你爱不爱闻,它不管。它只管开,开得热热闹闹。
山里人都知道山荆泼蛮:不怕虫吃蛇咬,羊啃牛嚼;不惧雷打电击,暴雨冲刷。深沟、崖畔、碎石滩,哪里都能落脚;根一扎就“钉”在那儿,哪里都能长好。一门心思憋住劲儿,抽枝发叶,打朵开花。你砍了主杆它滋侧枝,刨了老根它萌新芽,咋都奈何不得。早年间,荆条子是编筐编篓、做农具的好材料,庄稼人割回去一拾掇,就能卖钱,算是一种贴补;如今,人们看重的是荆花蜜,营养高,滋味美,矿物质含量高。
在山顶北望村庄,一方方房屋陈列在北岭;屋舍周围,栽种着梨树、桃树、杏树之类果木树。那是一代代黑山人生命依赖和情感所托之地。
在村里游走,我见有户人家门前是一棵巨大的合欢树,绯红流觞,云蒸霞蔚,呈现着一种高调的富丽。另一户人家紧邻街路、敞着大门,门内一堵影壁被一丛爬藤月季装饰得花团锦簇。那红的粉的绿的印迹滞留眼底,久久不散。在村里,内心的磁场是安静的,花木的养植都有情有调。
我们离开山顶,沿山腰一条土路去看村农业合作社种植的酸枣苗。土路不常走人,野草荆棘东抓西挠地挤满了路面,屏息侧身才躲过它们的牵扯和纠缠。
这荒山野岭,种庄稼吧,属于靠天收;不种呢,只消一个雨季,野草荆棘就糊严实了。2021年,村里成立了农业种植合作社,牵头引进了酸枣树种植。
酸枣树,性子跟山荆一样野,北方人叫它“葛针蹦儿”。《诗经》说:“园有棘,其实之食。”这个“棘”跟荆棘之“棘”,都指酸枣树。眼前的酸枣棵子,一人高、小拇指粗,新枝子旁逸斜出,葳蕤一丛嫩玉;枣粒儿微小,如黄黄绿绿的米粒。叶子是怯生生的那种绿,呵口气儿就会吹跑似的。
合作社负责人李玉生说:“酸枣苗刚种下时,一筷子高,枝刺还软。栽下苗子,浇了水铺了地膜,成活率还不错。”
酸枣树皮实,要管理吗?要。种植的不比野生的,扎根浅,蓬冠却大,头重脚轻易倒伏。这时,就要忍痛剪去一些枝丫。
种植酸枣树,有潜在的经济效益:酸枣酸甜美味,果肉可制酸枣面、酿酒、做醋;核壳能作活性炭、做枕头;酸枣仁,是名贵中药材,养肝安神,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悸盗汗……酸枣树种植,是黑山人让青山变“金山”的一种尝试。
村合作社选种的另一种经济作物是洋姜。对!就是那种嘎头嘎脑,俗名“鬼子姜”、大名“菊芋”的植物。这也是一种很野的植物,哪儿都能生,哪儿都能长,随意找片土埋下一块根,哪怕是烂糟糟的碎块,隔几日就憋出芽,蹲稳了就长茎,一直到秋风起处才开花。杆杆斜斜风起处,朵朵微型小葵花。
这一种下,好吧,之后就再也除不断、铲不尽、挖不绝了。想“斩草除根”?呵呵,休想!请来容易送走难。这种泼辣,使人毫不怀疑丘陵种植的可行性,但销路呢?这才是重要的。
“跟酱菜厂签约啦,洋姜一收,厂里就会派车来拉。”哦,这就是时下流行的“订单农业”了。
看看,黑山村的创业梦想,就从一个“野”字开始了。荒山野岭,山荆野逸,洋姜野蛮,酸枣树野性。对于城里人而言,野是新鲜,是天然,是绿色;对黑山村来说,野是产业,是希望,是摸清丘山脾性、实现振兴腾飞的又一个密码。
作者简介
米丽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四部,文章曾获河北省文联主题创作一、二等奖,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读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