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岗栓太原报道“矿井水处理与利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理工大学举办。与会嘉宾围绕黄河流域矿井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展开广泛交流与深入研讨,为推动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言献策。
会上,14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从不同视角分享了矿井水处理与利用领域的前沿成果、技术进展、实践案例、问题思考和前景展望。参会代表展示了绿色短流程直滤、含盐矿井水零排放、地下水库与井下低成本净化、清水入仓与井下处理就地回用、高盐水深部地质封闭、同步除浊除氟、电渗析离子膜除盐、智能化水务管理等技术产品成果;提出了酸性矿井水、高硫酸钙矿井水、高氟、高硼矿井水等特殊水质的创新工艺技术和应用案例。
与会专家认为,黄河流域作为我国煤炭主产区,做好矿井水保护和利用不仅关乎区域水安全,更是实现煤炭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
面对山西省煤矿矿井水处理和利用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专家建议,要优化现行政策、完善管理标准、提升工艺技术,特别是要尽早制定矿井水回用于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质标准,积极探索构建矿井水资源化生态全量利用技术体系。
研讨会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为黄河流域矿井水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了对话平台,有效促进了政策制定、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的对接,对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推动黄河流域煤炭产区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