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铭贤邯郸报道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邯郸市创建绿色金融城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7年,推动全市80%以上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岗,县域覆盖率达100%;深化绿色账户建设,完善ESG评价机制,实现企业环境信息与金融机构互联互通;建立市级绿色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不少于50个;试点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创新,落地案例不少于3个。到2030年,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20%以上,形成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绿色金融创新典型案例。
根据《方案》,邯郸市将聚焦钢铁、焦化、建材、煤炭等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新能源、生态修复、绿色农业、低碳建筑等绿色产业倾斜;探索大气、土壤、水体污染防治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组合支持模式,积极保障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发展资金;统筹谋划、统筹实施美丽城市项目建设,探索投融资模式。
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及绿色发展方面,邯郸市将推动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为金融机构评估减污、降碳效果以及实施贷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进一步扩大绿色账户体系覆盖范围,2025年完成创建重点企业绿色账户,逐步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全覆盖。
在完善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邯郸市提出,强化同资源环境要素市场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创新,示范开展单一环境权益抵质押、环境权益抵质押+组合担保、未来环境权益收益权抵质押+组合担保等各类抵质押信贷模式,探索推广金融支持林业碳汇信贷产品服务,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供应链、绿色股权投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绿色金融服务。
此外,邯郸市还将强化绿色保险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推动碳中和网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