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 双碳行动

杭州萧山编制融合排放清单

为全区建立统一、精准的“碳污环境账单”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22日 第007版)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首张区县级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完成(以下简称融合清单),为全区建立了一张统一、精准的“碳污环境账单”,填补了区县级碳污协同精准核算的空白。这标志着萧山在破解环境治理精准化难题上迈出关键一步。

  据介绍,融合清单率先从区县层面开展对电力热力、工业、交通、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等六大领域的碳污排放同步精细核算。系统追踪PM2.5、VOCs等10种关键大气污染物及CO2、CH4等4类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与分布,打破传统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分头统计”的壁垒,实现了两类关键环境数据的系统性整合分析,精准揭示排放的内在关联与协同减排,实现全域覆盖、精确溯源。

  同时,开展网格细化,靶向定位。依托地理信息技术,绘制覆盖全域的1千米×1千米高精度“碳污排放地图”,构建1200余个四色分级网格,实现排放源的精确定位,细化到街道、园区、企业等微观单元,为精准溯源和责任落实提供强大支撑。

  “融合”是这份清单的灵魂所在。尤其对于工业占比高、减排任务重的萧山而言,这份融合清单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的实践需求。它不仅是数据的整合,更是治理理念和路径的融合创新。

  首先,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同源、同过程管理的特性紧密结合,解析电力热力、纺织染整、化工、工业涂装等重点领域的同源排放特征。精准识别协同控制关键节点,为萧山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精准导航。萧山区正以印染行业为破局点,基于融合清单排放数据核算,大力推进行业减污降碳协同路径研究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其次,基于精准清单,科学决策,布局有据。萧山区得以科学评估不同区域、行业的减排潜力,优化资源配置,支撑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增效的顶层设计与空间布局。目前,作为污染治理整体布局依据,融合清单现已全面应用于大气污染管控和空气质量分析的日常工作。周兆木 王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