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版 境界·广告

服贸会上“绿”潮涌动

绿色生活不只一面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22日 第008版)

  ◆本报记者杨沛

  塑料包装纸化身漂亮丝巾,房屋可以进行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可实现无人化……这些生活中的绿色“小妙招”,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大放光彩,给绿色生活低碳实践带来更多新启发。

  智能清洁,垃圾处理无人化

  在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一个“方块”模样的无人驾驶环卫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参展商仙途智能工作人员介绍,这款环卫车可实现清扫、洒水和垃圾转运三种功能的灵活切换,能够自主完成启动自检、定时作业、倾倒垃圾、自动充电或加水等任务,同时实现24小时全天候在线。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四十多个城市实现商业化应用。

  值得关注的还有北京朝阳环境集团发布的北京首个全链条AI智慧焚烧系统。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实时监控大屏,“垃圾焚烧过程中炉膛的温度、含氧量、烟气排放数据等都可以运用AI系统进行监测,随后计算得出焚烧炉最优的运行参数,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少人工干预的效果。目前,这套AI系统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的投运率能达到98%以上。”北京朝阳环境集团的邓俊介绍。

  循环利用,废品成新物

  “这条丝巾是由9个塑料包装纸制作而成,这个本子由牛奶盒再生制造。”在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以回收物品为原料再制造而成的丝巾、雨伞、背包等物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这些再造物品的原材料,都源于“爱回收”打造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据智能回收机运营方“爱回收”工作人员朱兴磊介绍,智能回收机可24小时运行,主要回收纸类、塑料、金属和织物四大类可回收物。目前,北京已布局2100余台智能回收机,日回收量达150吨,累计投递重量达1.1万吨。

  而在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展厅,同样也有“旧物变新品”。使用再生纸的衍纸艺术品、用回收易拉罐材料制作的罐编艺术品、手工制作的非遗文创纷纷亮相。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通过整合资源创设“爱立方”品牌,推出了榫卯积木、环保线材系列作品,它们既体现了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也为破解残疾人作品“有产出、无市场”的困境提供了可行方案。2023年—2024年,这一项目直接带动上千残疾人月均增收千元,服务超万人。

  绿色建筑,住得更低碳

  你能想象吗?从屋顶、玻璃门窗、墙面再到地砖,一间屋子的外立面可以都是光伏板,只要有阳光,一间小屋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电能。这是京东方打造的“钙钛矿光伏小屋”。“钙钛矿是一种具备轻、薄、柔特点的低维材料,其光电的转换效率可达到33%,而传统的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最高只能到28%—29%左右。”京东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光伏组件还可被制作成仿石材、带花纹、曲面的样式,满足从工业建筑到居家建筑的外观需求。未来,光伏组件不再是放置在屋顶的额外物品,而是成为房屋的一部分。

  在服贸会上,房屋除了能发电,也能“呼出氧气”。在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区,北京城建集团向参观者展示了石墨烯柔性膜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场景。在名为“智能花园小屋”的建筑外墙上,一块块绿植覆盖在上面。小屋屋面布置了光伏发电系统,并与基层石墨烯材料连通,新型种植基质也铺设在小屋外墙作为植物的生长空间。石墨烯具有导电性能,能够持续发热、精准控温,光伏发电激活了石墨烯,通过发热原理,为植物根部提供满足根系生存的温度,为在北方的房屋外墙铺设绿植提供可能。

  智能清洁、废物利用、绿色低碳……在服贸会,绿色生活可以有很多面。通过新技术、新事物的展示,让绿色理念、绿色生活方式常驻人心。

  

  仙途智能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