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版 要闻

京津冀联合开展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首次采用“陆海统筹”协同机制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25日 第002版)

  本报讯 近日,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在天津南港工业区联合开展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同步检验了天津南港工业区“一园一策一图”环境应急成果应用实效。

  演练模拟南港工业区内企业浮顶罐区因火灾爆炸引发危化品泄漏,导致消防废水外溢。同时,爆炸造成厂区外围危化品输送管廊发生泄漏,形成陆源污染,并对近岸海域环境构成威胁。

  事故发生后,三地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通过“陆海统筹”协同作战,成功控制并处置这起突发环境事件。

  演练过程中,在企业自救阶段事故池容量不足的紧急情况下,园区迅速启动二级防控设施进行废水转输。随着事态升级,现场指挥部精准决策,通过封堵泄漏源、拦截消防废水,并将事故废水抽排至相邻企业事故应急池,最终实现“一级防控不出厂区、二级防控不入内河、三级防控不出园区”的防控目标。

  演练现场,三地环境监测队伍依托监测车、无人机、灭火机器人、监测船等先进设备,快速锁定污染团、追踪扩散趋势、确定污染范围;应急处置队伍协同开展污染物拦截、吸附与降解作业;水利部门实施精准的水工程联合调度,控制污染水体扩散;信息宣传组及时通过权威渠道向社会发布事件进展与应对措施。

  天津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冯颖介绍,本次演练首次采用“陆海统筹”协同机制,针对可能影响河道和近岸海域的污染情景,三地监测队伍分别从河道、海域和陆地开展同步监测,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助力指挥部全面掌握污染动态、精准制定处置方案,有效避免了信息壁垒和响应滞后。任效良 唐晓琪 崔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