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钰燚 葛敏
为筑牢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根基,强化全社会守护自然生态的使命担当,江苏省靖江市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万物自然 生命共鸣”生物多样性生态科普展览活动。这场为期三周的生态科普盛宴,通过系统整合科普资源、创新展示形式,多元展示与互动体验,构建了兼具科学性与传播力的生态教育平台。
全年龄受众共赴自然之约,沉浸式解码生命奥秘
本次展览选址在靖江市图书馆1—2层,500平方米的展区内,生态魅力持续释放。从稚气未脱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展览实现了全年龄段覆盖,其中青少年学生占比约60%。一个个驻足观察的身影、一次次轻声交流的探讨,彰显出展览对公众的强大吸引力,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话题成为城市热议焦点。
展览以“科学性+传播力”为核心,打造四大特色展区,为公众搭建起认知自然的立体桥梁。自7月26日开展至8月20日收官,观展热度始终居高不下——周末单日接待量突破800人次,工作日日均接待量稳定在300人次以上,累计吸引超10800名观众走进自然课堂。
在科普知识宣传区,图文展板与14组直观模型相互配合,将复杂的生态系统结构与运作机制具象化呈现,原本抽象的生态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动植物标本展区则是一个“微观生命博物馆”,数百种千余只鳞翅目、鞘翅目昆虫标本,以及120株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标本整齐陈列,通过细致的形态展示,让公众直观感受到物种的丰富与奇妙。
最受瞩目的当属活体生物箱互动区域,10个模拟原生环境的生物箱中,蜥蜴、蛇、昆虫等生物自在栖息,5000人次的互动体验让这里成为展览的“人气高地”,近距离的观察让公众与自然完成了一场生动对话。而生态摄影展区内的上百幅作品,用镜头定格了生态四季与生命百态,自然的震撼力引发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深度思考。
从配套活动到科普:生态盛宴让理念扎根人心
为让生态科普更具深度,展览同步推出三大配套活动,实现从知识传递到行动引导的层层递进。
8场生态专家讲座轮番开讲,专家围绕生物多样性种群特征、珍稀物种保护现状等前沿议题展开解析,1000余名听众在系统阐释中深化了对生态保护的认知。跨界大咖论坛汇聚科研机构、环保组织的专家学者与从业者,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路径,为本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新思路。
20余场自然工作坊更让科普“活”了起来,标本制作、自然艺术创作、生物多样性收集等体验项目,吸引千名参与者沉浸式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有效拉近了公众与生态保护的距离。
这场生态盛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本地媒体进行10余次系列报道,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不减。不同群体的观展反馈,更印证了展览的科普实效:青少年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所震撼,萌发对自然的向往;亲子家庭在互动中实现知识传递与情感联结,强化了家庭生态共识;青年群体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体验,让生态保护话题焕发年轻化表达;中老年群体则从展品中回望本土生态变迁,更深刻理解当代保护工作的历史意义。多维度反馈显著提升了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效能。
问卷调查显示,90%的参观者表示生物多样性认知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85%的受访者明确将主动关注并参与生态保护行动。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更让展览成为“课外生态课堂”,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生态环境保护后备人才培养埋下种子。
此次展览既是靖江市生态保护阶段性成果的生动展示,更是生态科普的创新实践。下一步,靖江市将持续丰富生态科普形式,深化教育成果转化,让关注自然、守护多样生命的理念蔚然成风,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自然工坊”制作植物标本。
“云彩收集者”自然科普实验。
科普讲座。
靖江音乐花海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