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自动监控是生态环境监管的关键环节。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宁东基地环境监测站)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通过建立以质量评估为统领、以站房建设标准化、电子运维规范化、人员实训制度化为抓手的“一评三化”监管机制,全面提升自动监控监管效能。
开展质量评估,压实主体责任
聘请国内权威专家集中开展四轮自动监控设施全覆盖质量评估,结合日常数据分析线索,采取现场比对、运维溯源、视频核查等手段,系统全面开展“把脉问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实行包办责任制,“一对一”“手把手”帮扶企业完成整改,全面落实“发现问题做减法、提升能力做加法”的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300余家次,排污口600余个。
推进站房标准化,夯实硬件基础
针对自动监测站房建设标准不统一、缺乏参考样式、建设质量差异大等问题,宁东基地在全区率先制定标准化站房建设评估细则,从站房标识、管路标记等8个方面细化规范。配套出台奖补政策,鼓励企业严格对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分批次对辖区内站点实施标准化改造,切实提升站房建设规范性。截至目前,完成标准化建设站房226个。
规范电子运维,提升运维质量
针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市场开放度高、行业准入门槛低、第三方运维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宁东基地环境监测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区率先搭建电子化运维系统。对运维合同、验收资料、日常巡检、定期校准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电子化监管,定期通报运维质量评估结果,推动运维质量提升和机构优胜劣汰。运维机构由38家减少至30家,2025年1月—8月,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稳定达到98.1%。
实行人员实训制度化,提升业务能力
针对企业环保专员和运维人员专业素质不一、流动性大的问题,宁东基地环境监测站在充分征求企业和运维机构需求的基础上,建成全区首个自动监测实训基地,配置废水、废气和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实体设备。围绕安装、调试、验收、运维管理及日常故障处理等方面设置系统化实训课程,聘请参与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帮扶检查的实战专家进行授课。
同时,通过组织业务骨干外出考察、组建在线监测专家库、开展运维技能比武、定期实训考评等方式,探索建立从业人员考评机制,在“赛马亮绩”中不断提升人员的知识水平与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已承接全区、银川市、吴忠市和宁东基地执法实训4期170余人次;重点排污企业100家和第三方运维机构27家实训两轮300余人次。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授予“宁夏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实战实训基地”称号,并成功举办全区执法综合能力培训班。
下一步,宁东基地环境监测站将聚焦“分析数据找线索、盯着视频找规律、数据视频相印证”的监管要求,以闭环管理为目标、技术提升为动力、人员管理为保障,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力度,健全长效培训机制,持续提升自动监控监管能力,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服务并指导企业不断提高污染物达标排放水平。刘振东
集中开展自动监控设施质量评估
国能鸳鸯湖电厂废气自动监测标准化站房
宁东自动监测实训基地承办宁夏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