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 地方读本·广告

四维发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中国环境报》(2025年09月25日 第007版)

  本报讯 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高度重视监测技术大练兵活动,在实现以练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干过程中,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中心加强理论学习,夯实业务基础,认真学习生态环境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模拟突发场景,苦练实操技能,结合日常数据审核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开展现场研讨与实操演练。加强人员培训,坚持“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常态化集训轮训,确保全员懂监测、会监测,打牢数据质量基础。

  开展资质认定扩项,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对照国家、省、市年度监测方案,在满足监测任务和服务环境管理需求的前提下,着力提升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资质能力,持续开展资质认定扩项,目前,资质能力涵盖七大类297项。参加实验室能力考核,稳步提升分析能力,2025年,顺利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第一轮实验室能力考核、质控考核以及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4轮8个项目能力考核。开展全市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完成10个县、市(区)监控中心和执法大队131人(次)理论考核工作。

  中心创新组织模式,激发人员活力。高度重视大练兵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选手报名及选拔。召开专题会议,研讨理论学习计划和实操培训方案。健全激励体系,搭建干事平台,出台《关于加强评先树优和职称竞聘管理的补充规定》等奖励制度,引导年轻骨干在攻坚克难一线砥砺锋芒,全力锻造走在前、挑大梁、能打赢的高素质生力军。注重教学相长,推动学用结合,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深化“以老带新”机制,成立“老专家”顾问团队,推动经验智慧薪火相传。

  加强日常管控,保障稳定运行。坚持开展仪器设备规范化维护、系统性保养与周期性核查,确保所有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稳定运行。常态化组织自动监测站点防干扰排查与基础条件保障检查。系统编制质控检查实施方案,组织内审员与质量监督员聚焦实验环境、仪器状态及档案材料开展全覆盖检查。强化问题导向与闭环管理,对发现风险点立行立改,持续完善质量管理内生机制。

  李剑 杨连宽 庞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