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委常委、临朐县委书记 刘艳芳
沂山叠翠,弥水汤汤,临朐县坐拥“东镇沂山”“化石宝库山旺”等生态瑰宝,犹如一颗绿色明珠,在山东半岛的生态版图上熠熠生辉。
生态是临朐最大的底牌,绿色是临朐最亮的底色。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山东省“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临朐县统筹推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系统性提升,生态质量指数(EQI)连续四年位列全市第一,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临朐大地徐徐铺展。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守护生态安全
沂山作为山东半岛重要生态屏障,是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临朐县通过系统性调查,构建“一山五水”生态格局,记录到众多珍稀物种,并推动生态资源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的“临朐路径”。
锚定示范标杆目标,构建“一山五水”格局。临朐县以沂山为中心,辐射弥河、大关水库等重点区域,系统性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着力构建“一山五水”生态保护格局,聚力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地、生态科普宣教的样板地和“两山”转化的标杆地,为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域调查成果丰硕,珍稀物种集中亮相。全县范围内调查发现动物561种、植物680种、微生物17种,既有千年“鹅耳枥王”、宋代“抱子银杏”等“活态文物”,又新发现潍坊市境内新物种徂徕林蛙、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团花锦蛇,以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国家二级保护珍稀动物野生豹猫。特别是沂山鸟类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中国特有鸟类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31种,尽显东镇沂山深厚独特的自然生态底蕴。
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共生,厚植绿色发展根基。临朐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注重“存量守护”,更着力推动“价值释放”。调查发现,区域内林下中药材宝库得天独厚,人参、灵芝等名贵药材与生态系统共生共荣,为林下经济、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支撑。依托这一资源优势,临朐县科学规划林下种植、生态采集与森林康养等绿色业态,延伸“生态+”产业链,成功打造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增长的“临朐样本”,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筑牢发展根基
生物多样性的长效守护,既需要“生态优先”理念的软引领,更需要“硬核措施”的硬支撑。临朐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从科技、项目、执法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科技赋能,智绘监管新图景。临朐县投资2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建成生态环境智控中心,深度整合卫星遥感、“高空瞭望”、潍坊市“云上智环”等系统资源,编织形成“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立体化生态监管网络,显著提升了生态安全屏障的预警与处置能力。
同时,创新搭建生态保护综合监管平台,成功获批建设“临朐县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山东潍坊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用科技手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装上“智慧大脑”。
项目筑基,擎动绿色新引擎。坚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为导向,靶向聚焦国控断面水质改善,前瞻性布局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项目,成功争取中央专项资金578万元,为源头治理筑牢坚实根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市场化路径,以EOD模式为战略引领,深化项目谋划与系统集成,临朐县EOD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项目库,初步获批融资9亿元,实现了将“高颜值”生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关键突破,为“两山”理念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注脚。
铁腕护疆,筑牢安全金盾。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整合政法各部门资源力量,构建集生态警务、公益诉讼、环资审判、法治服务、法学研究“五位一体”的生态法治体系,健全组织运行、联防联控、服务保障机制,“两法”衔接、一体联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夯实共建共治的生态保护格局,以优良的生态环境护航县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水平法治为平安临朐建设保驾护航。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示范样板
临朐县在巩固生态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推动生态理念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力打造全域生态文明示范样板。
机制创新破解治理难题。聚焦农村生态治理痛点,积极探索“分散收集、就地消纳”“集中收集、就近灌林”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新路径,五井镇花园河村模式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嵩山片区入选全省乡村生态振兴案例,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范例。同时,稳步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与“无废城市”创建,建成市级“无废工厂”两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示范引领唱响生态强音。依托山东生态文学(临朐)创作基地,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在鸢都”媒体行、生态文学作家采风临朐行等系列活动,累计创作生态主题作品200余篇,在省级宣传、执法、党建等会议上多次作典型发言,分享临朐发展经验、讲好临朐生态故事。加快推动伊利乳业(潍坊)等企业打造国家级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山旺国家地质博物馆获评首批国家级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累计接待参观学习群众、学生超10万人次,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宣教融合厚植生态共识。将生态环境工作与社会工作充分融合,组建志愿者、观察员、专家库三支队伍,持续拓展生态环保“朋友圈”。以“5·22”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部门、镇街、学校、企业联合开展大型主题宣传,邀请专家学者、环保志愿者、企业代表共话生态保护,常态化开展“生态第一课·环保进校园”、“绿水青山·美丽临朐”入企入社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在全县营造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环保新风尚。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临朐县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位置,持续深化系统保护与科学治理,努力建设山更青、水更秀、万物生机盎然的美丽家园,让丰厚的生态底蕴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雨后,俯拍临朐,弥河与朐山交相辉映。

山旺国家地质博物馆获评首批国家级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

开展生态文学作家采风临朐行活动,在九山镇淌水崖纪念馆参观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