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综合新闻

二十五载执着守护让孔子故里绿意更浓

——记山东省曲阜生态环境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曹海霞

《中国环境报》(2025年10月29日 第004版)

  ◆本报记者董若义

  在孔子故里,有一位以碧水蓝天为卷、以赤诚担当为笔的生态环保人——山东省曲阜生态环境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曹海霞。

  二十五载春秋,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实干与担当,全程参与并见证了曲阜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历程中的一次次跨越,助力曲阜树立起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2012年,曲阜市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其中一项硬性指标是80%的涉农镇街必须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面对生态补偿政策尚未出台、创建标准高、部分镇街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困境,时任曲阜市生态环境管理站副站长的曹海霞主动请缨,肩负起繁杂细致的档案整理工作。

  为调动乡镇积极性,她不辞辛劳,反复奔走于各镇街之间,耐心解读创建意义与标准,最终推动全市9个涉农镇街全部成功跻身“国家级生态镇”行列。

  省级生态市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前提,曲阜作为济宁市首个试点,无经验可循。作为当时的档案组负责人,曹海霞带头挑灯夜战,潜心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助力曲阜市于2014年5月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

  初战告捷,曹海霞步履不停,随即带领团队投入更为艰巨的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中。她深度参与《曲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穿梭于全市10余个部门之间,足迹遍布曲阜城乡,收集梳理第一手资料。汗水浇灌硕果,2016年10月,曲阜成功入选“国家生态市”;2017年9月,又荣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每一块沉甸甸的牌匾背后,都凝聚着她与同事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2022年,曲阜市开启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新征程。曹海霞再次担起重任,她参与编制实施方案,精心梳理具有曲阜特色的“两山”转化案例,认真钻研抽象复杂的评估指标。

  部分指标涉及多个部门协作,协调难度极大。曹海霞至今记忆犹新:“有一项指标,我辗转协调了6个部门,才终于拿到了完整规范的支撑材料。”正是这份执着与坚韧,确保了申报材料高质量准时上报。当年12月,捷报传来,曲阜市成功获评第三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她的笑容与汗水一同融入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在承担乡村生态振兴专班工作期间,曹海霞推动制定《曲阜市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方案》《乡村生态振兴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等制度文件,构建起闭环管理机制。她坚持每周调度、每月督导,推动清洁村庄、美丽庭院、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在济宁市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

  她的实践与思考也化作宝贵经验。2023年9月,应曲阜市委组织部之邀,在全市基层公务员乡村振兴培训班上进行授课,分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发展》实践经验,传声聚力讲好曲阜生态故事,传递生态振兴最强音。

  曹海霞深知,生态文明建设需植根于社会共识。她积极充当理念“播种者”,依托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策划拍摄的《幸福曲阜,生态圣城》《孔子故里美如画》等生态文明宣传片在山东电视台播出;撰写的《好生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等稿件见诸中央主流媒体,让曲阜的绿色脉动传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