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陈吉宁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
陈吉宁陪同李克强总理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跨过生死劫 实现双逆转
推动实现发展与保护共赢
山东2015年投资58亿元改善“气质”
中国环境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中全会对环保工作提出新要求
推动实现发展与保护共赢

 

◆本报记者刘晓星 邢飞龙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将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现在整个“十三五”规划中。可以预见,绿色发展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要义和核心内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全面绿色化的新常态。

《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推动环境管理战略转型

“十三五”既是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的战略机遇期,更是“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既要解决历史累积的存量问题,又要面对新涌现的增量问题;既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又要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主任石磊来看,面对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的经济新常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必须要与之相适应,污染治理也同样进入了新阶段。

“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围绕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这一目标,对环境保护制度、环境管理体系以及环境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等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总结、改革和重构。”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部主任俞海说。

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和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的确立,凸显了环境保护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而新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环保工作重点由污染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变。在石磊看来,正是由于公众对环境质量提升的强烈诉求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决定了新阶段我国环保工作重点必将由原来的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为质量改善与总量控制相结合,使得环保工作与公众诉求相契合,污染治理与维护公众健康相匹配。

大连理工大学生态规划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武春友认为,需要根据新常态下的国家环境保护发展战略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提出明确、清晰、具有高度方向性和指导意义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转型升级。同时,全面细化和更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要求和具体目标。全面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形成新常态下环境保护治理新制度,不断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俞海认为,“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主线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围绕这一目标和主线,环保工作要以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抓手,改革与其不相适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绿色发展作为《公报》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已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和执政理念。利用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可以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协调共赢

国家和人民不仅需要金山银山,也需要绿水青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者缺一不可。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地方放眼长远,切实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而且从源头上减轻了污染负荷,为更长远的发展争取了更充足的环境空间,通过深入分析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找到了平衡点,抓住了契合点,推动两者高度融合,实现了发展与保护的协调与共赢。

“我们现在正在走向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增速下来了,这给环境保护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环境保护的压力已经相对减轻了。”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看来,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增速降低的时候,环境保护的压力都是相对减轻的。中国的产业结构在过去3年间发生重大调整,第三产业明显上升。“第三产业无论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还是从污染排放等角度来看都是低于第二产业的。”他认为,这对于环境保护是一个重大机会。同时,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据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比重在过去3年里增长了3个百分点,而且到“十三五”末期要增长到15个百分点。“这些趋势对于环境保护都是非常有利的。”马中告诉记者。

“从经济发展增速上看,过去要保增速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这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现在我们提出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是要在良好的产业结构下增长,这期间环境保护应扮演一个助力的角色。”马中认为,此前的为了保增长而要求环保让路的局面不应该再出现。“环境保护要发挥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经济向着良好的结构转变。”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