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环资庭成立一年,养殖污染案件审得多
广西首张排污许可证落地
长治成立联合执法办公室
图片新闻
养殖污染案件何时不再多?
未批先建项目出租经营,罚出租方还是承租方? 刘华军 赵建峰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资庭成立一年,养殖污染案件审得多
上海市崇明区近日发布的首个审判绿皮书显示,执行案件占比高,畜禽养殖污染突出
 

本报见习记者刘静

2016年6月6日,崇明区人民法院成立上海法院系统首个环境资源审判庭,旨在推进环境资源案件办理专业化,妥善处理好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案件,保障崇明生态岛建设。一年过去了,这个新成立的环资庭案件审判执行情况如何?

日前,崇明法院发布了首个环境资源专门审判绿皮书,通报该院环资庭一年来的审判执行情况。据统计,一年来,该庭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75件,结案69件,存案6件。数据显示,这些案件虽然总量小,但执行案件占比大,其中,畜禽养殖污染尤为突出。

原生态未必

一定“生态环保”

据介绍,崇明岛上养猪,散养居多。农家的小猪圈,少的几头,多的几十、几百头,规模跟着肉价沉浮。原先没有治理要求,大家都是随意地将粪便污水直接排放。

现在,农村畜禽排放、畜禽无害化处理有了严格要求,绝大部分人家仍处在不规范养殖的状态,水源、空气、土壤连环污染日益严重,也造成了不少邻里纠纷和信访事件。

崇明区近年出台了一批措施,逐步整治、退养、关停不规范畜禽养殖,一批案件由此产生。

据崇明区法院院长米振荣介绍,畜禽养殖涉污类案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养殖户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或行政命令而提起行政诉讼,另一类是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环资庭成立后的首例环境资源案例就属第一类。

据了解,2016年6月,米振荣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张某诉被告崇明区环保局和区政府案件,法院将其列为不服行政处罚案。

张某在崇明租借土地用于生猪养殖,养殖场育有1000多头猪,因为气味扰民遭到居民投诉和网友曝光。区环保局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规定,对张某作出罚款6.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张某不服,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区政府维持了环保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张某以区环保局和区政府为被告向崇明法院提起诉讼。

崇明法院认为,原告张某承包土地、投资建造猪舍棚舍及两个化粪池等从事生猪养殖属于建设项目范畴,其未经环保审批且未建成配套环保设施,擅自从事规模化生猪养殖的行为,违反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等法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养猪养羊的农家生活似乎是原生态的,但原生态未必一定‘生态环保’。社会的环保底线提高了,‘世界级生态岛’的环保要求更高。过去的粗放式养殖方式成了农业产业升级过程中要淘汰的东西。”米振荣说。

自然野趣背后

利益关系复杂

自然野趣是崇明岛吸引人的地方,但在崇明区环资庭庭长朱胜范的眼里却是另一番风景:滩涂是崇明重要的自然资源,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案件在资源案件中占77.78%,而且还在逐年增长,“崇明的滩涂面积大、分布广,过去对滩涂的保护管理不够精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十三五’规划出台后,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了更加严格的规范。”

“滩涂资源管理部门在依据政策法规收回滩涂时,常常与滩涂承包方产生争议,比如承包方认为合同约定时间短,前期投入大,滩涂上建有地上物、附属物等基础设施,要求给予巨额补偿,而发包方则认为合同届满收回,合同没有约定补偿条款。有的案件涉及滩涂转包分包等多个环节,法律关系复杂,他项权益冲突明显。”朱胜范表示,资源类案件利益冲突大,矛盾容易激化,环资庭对于案件的审判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让这类案件发挥“以案示法”效应,统一裁判尺度,通过个案、类案的审理加大对滩涂开发利用的司法规制,引导滩涂开发案件司法规则和审判结果在社会舆论中形成共识。

“生态的发展伴随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这是法律要解决的问题。”米振荣认为,中国环境资源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亟待提升,生态城市需要探索预防和化解环境资源纠纷的司法途径。

专业人才

确保裁判精准

从崇明环资庭的收案类型看,行政非诉审查案件、执行案件分别占总数的36%、40%,其中执行案件多是畜禽养殖不规范、企业生产缺少环评等造成环境污染。准入门槛很低的废塑料加工类案件也是其中典型。针对相关企业或个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现象,崇明区环资庭法官创设了不定期回访的机制。

在一例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刘某在一处废弃厂房内从事废塑料再加工生产,企业没有办理法律规定的环保审批手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也没建成,崇明区环保部门向其作出《责令停止生产决定书》,刘某在法定期限内既没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经环保部门催告仍未履行。执行过程中,崇明区法院对生产流水线及时采取强制措施查封。

案件结案后,法院执行人员不定期多次回访,监督整改情况,确保违规违法行为不再发生,违规生产流水线现已拆除。

朱胜范介绍,对已执行完毕的非法生产涉污类案件实行不定期回访,是针对案子特性所确立的制度,“崇明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农地膜、塑料大棚、瓜果包装等白色垃圾,由此催生了废塑料加工行业。废塑料加工门槛低、规模小,设备简陋、易拆易建,遇到环保部门执法检查,被执行人往往选择隐匿行踪、临时关停、择址重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监管特别困难。我们除了办案子,还要关注案结事了。”

“精细化的法律保障是我们的尝试之一。”米振荣说,“服务生态发展大局,我们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保护生态的功能。”

据介绍,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涵盖环境和资源两大类案件,涉及民商事、行政、执行等多个业务领域。在实体法适用中不仅涉及基本法律法规,还涉及土地、滩涂、林业、渔业、水利、畜禽养殖、资源开发利用等条例规章。法律适用的分散对法官知识储备、法律素养有着极高的专业要求。

为了加强审判团队建设,崇明区法院从各条线选拔优秀法官,进入环资庭,为专门审判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充分考虑环资案件跨专业的特点,积极运用跨条线专业法官会议,对重大、疑难、复杂、敏感的环资案件进行“集体会诊”,确保裁判精准度。

同时,探索“1+X+Y”的合议庭组成模式,安排其他条线的资深法官担任合议庭成员,再选择具有环保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从而有效提升合议庭的专业审判能力。

“环境类案件往往具有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征,易引发社会关注。”崇明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总结一年来的审判经验,探索预防和化解环境资源纠纷案件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环境资源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凝聚全社会推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广泛共识。”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