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精心准备做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加大曝光力度压实环保责任
提高监测数据质量要把好三关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曹前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着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通过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党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新征程分两个阶段,向我们描绘了每个阶段的光明前景和生态上的绚丽图景。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生态上看,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生态上看,到那时,我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现在起到2020这三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十九大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提出来,可见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生态环境保护是短板,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我们要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由来已久的生态观。

早在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说道:“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重要论述,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党同志要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强调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他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老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2013年3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国家公园建设。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

2016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

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等,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一个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东方文化中和谐平衡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这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依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例如,城市规划建设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当前,有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

绿色就是大自然的根,根繁则枝叶茂,根断则树不存。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他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并做出积极贡献。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指出的:“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