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境界-观潮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成就更好的自己
书讯
经典传承需要“筋骨血脉”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8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家李尚龙告诉您——
成就更好的自己

 

◆特约撰稿木辛

“既然优秀不够,就让自己无可替代吧。”在青年作家李尚龙看来,这是他给当下年轻人发自肺腑的寄语。

作为一名年轻作家,李尚龙凭借青春励志的文字斩获了各种赞誉。《人民日报》曾撰文称,他改变了千万热血青年的思维轨迹,“善用犀利的视角、独到另类的思考方式,为青年人揭开成长成功之路上的面纱,让他们看清现实、认清自己。让每一个面对学业压力、青春迷茫、爱情困惑的年轻人,都能够无惧无畏,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谓的稳定,不过是浪费生命

李尚龙的文字为什么有令人振奋的力量?也许从他的人生轨迹可见一斑。25岁之前,李尚龙上过军校,拿过CCTV“希望英语”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北京市冠军、全国季军,退学加入新东方成为明星老师,又从新东方辞职创办“龙影部落”工作室,同年出版新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上市6个月卖掉100万册。

2016年,李尚龙出版新书《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浪费生命》,获得了当当网评选出2015年度影响力作家。

在外人看来,他的每一个转身都让人惊叹。而在李尚龙看来,自己也曾经历过迷惘,只是后来终于觉醒,再也不愿浪费生命。

李尚龙说,在新东方教课时,他特别拼,曾经一连40多天每天上课10个小时,一过就是3年多。到第4年,李尚龙突然发现:很多同事都辞职了。他开始思考,为什么大家纷纷离开?为什么自己的生活里没有余闲?

所以,李尚龙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规划。每晚8点后,一定是属于自己看书、学习、思考的时间。反思生活中是否陷入了循环,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变?然后给明天列一份计划。

李尚龙说:“人一忙,思维很容易走入惯性,但想要打破惯性,很难。正如我当年离开在新东方‘大体制’那个循环,迈出第一步很艰难。但尝试着走下来,生活已经越来越好。”

无论多忙,青年人都要给自己留点反思的空间。

关注社会,青年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学要有关注现实的勇气和力量。在出版《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大学不迷茫》等著作后,李尚龙把目光投向了校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在他看来,这是青年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尚龙记得,2016年,他在一所高中举行一场讲座,一位男生的举手示意引发了现场的哄然大笑。开口提问后,现场第二次大笑。李尚龙没听清楚他的问题,现场第三次大笑……

原来,这位高中男生在幼时一场车祸中失去了父亲,同时脑部受损,不太会和人交流,因而被同学欺负、嘲笑。“那些同学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对。”李尚龙说。

这件事触痛了李尚龙,促使他开始关注校园欺凌问题,认识到很多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他们告诉李尚龙,校园暴力就像一根刺,扎在成长的岁月里。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李尚龙动笔创作了小说《刺》,重点关注校园暴力这一社会话题。

2018年4月起,他和新书《刺》开始了一场“刺”破顽疾之旅。从合肥、南京、唐山、西安到重庆、成都、杭州……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了青少年对校园霸凌的反思和探讨热潮。

在唐山,一所高中的校长得知图书的题材,二话不说就批准活动,强调“这个题材,要传播”。现场,一个男生举手提问,全校同学一边笑一边为他鼓掌,场面温暖而又融洽。

一位书评人说,《刺》没有辜负读者、网友的期待,它跟李尚龙本人一样,个性飞扬具有思想锋芒,“对于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敢于直陈时弊,发出了青年一代血气蒸腾的声音”。

关于成长,谁都不是“局外人”

子路曾问孔子,何为成人?孔子曰:即使你具备了藏武仲之知、孟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 勇以及冉求之艺,也还是不够。还要有“文之以礼乐”,才算是一个完人,即“成人”。“礼也者,理也”,就是道德理性。遵循合理的社会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叫礼。

李尚龙在《刺》中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缺乏道德理性的约束,暴力无处不在。比如,互联网的便利性滋生了网络暴力。欺凌不仅可能发生在校园,也可能发生在职场。如果不从校园就开始遏制,暴力就会恶化,直至无解。

在李尚龙看来,防范校园欺凌,首先要诉诸教育。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关于学生欺凌专题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

不过,德育诚然重要,但这也非单纯的“校园问题”。学校有责任,家庭有义务,司法、文化等部门同样也不能袖手旁观。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总工会副主席杨帆呼吁加快《反校园欺凌法》立法,提高全社会对校园欺凌的重视。“毕竟,面对校园问题,谁都不是局外人、谁也不能当旁观者,唯有社会重视、司法体系健全,清朗的校园环境才叫人心安。”李尚龙说。

目前,根据李尚龙长篇小说《刺》改编的超级剧集已经进入筹备阶段。

剧集监制、著名编剧宋方金表示,“主创团队会从小说到超级剧集再到电影,给《刺》插上飞翔的翅膀,把它送往更远的地方,更广的人群。”

总制片人、长庚影视总裁肖霄提到《刺》影视化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来关注“反对校园暴力”这件事,这不仅仅是一个声音,一幅图像,它更是一种态度。

“我希望作品能唤醒更多人”

问:你是一个励志作家,也是一个百万级的畅销书作家。为什么不继续写励志的文字,转而去关注社会问题?

答:我觉得不要那么快给自己一个定位吧,作家就是作家,一定要加励志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作家不应该有人设,作家应该写自己的心,这次关注的校园霸凌问题也是恰好它走进了我的心。准确来说,我们这一批人都应该是中年作家了,人是会成长的,作家也会。

问:在题材的选用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倾向于非虚构的方式,您为什么选择使用小说这种方式?

答:当世界坍塌时,文学应该是最后的庇护所。宋方金老师有本书《给青年编剧的信》里说:故事是照亮人生的明灯。其实就是这样,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引发人更好更深刻的思考,这个时代需要思考和反思,才能变得更好。

问:在写书的素材搜集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纠结的事情是什么?

答:最大的困难是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我其实是一个不太能抗压力的人,每天早上看到这些暴力的新闻,每天晚上看到这些暴力的新闻,还要变成材料进入灵魂,变成作品,创作过程是最痛苦的。写完后,也如释重负。

问: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应该从哪些方向寻找原因?

答:法律和教育。小说里有个桥段,韩晓婷跟警察说,你为什么不依法逮捕这群恶人。警察说,无法可依。相反,可以看到美国的法律是健全的,甚至惩罚力度很大,但凡参与校园暴力的人,哪怕围观,都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但可惜,我们没有,不过还好,今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我们这些人的推动,已经有了很多规章制度来限制了。接下来,等《刺》的网剧上线,更多的教育反思会接踵而至,比如学校应该开什么课,比如教室里应该有什么规则,这些都会出来。

问:您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作家,接下来的创作可能会有哪些主题?

答:我一直认为有3种作家,第一种是麻痹人的,写的文章都是麻痹他人。第二种是温暖人的,我曾经是这样的人。第三种,是唤醒人的。我希望随着年岁增长,逐渐可以唤醒更多人,这也是接下来的目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