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生态文明教育迫切需要立法保障
抓住督察契机 解决突出问题
打造百里秀美邕江 还老百姓清水绿岸
坚持生态优先 强化绿色引领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8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生态优先 强化绿色引领

 

◆李卫国

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对兴化而言,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和实干定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特色导向,大胆探索、先试先行、务实创新,趟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新路,做出示范引领。

知势明道,凝聚绿色自觉

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一直是兴化的魅力所在、潜力所在、优势所在。水的灵秀、绿的魅力、可以深呼吸的清新空气,都是大自然赠予兴华的瑰宝,是买不来、借不到的财富。

生态是兴化最大的优势。作为江苏承南启北、联东接西的节点城市,兴华既是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三大重点功能区的关键枢纽,也是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发展生态经济,是兴化从传统老路跟随者到发展新路探索者的华丽转身,是拓宽发展新空间、打开发展新天地的关键举措,是加速跨越赶超、实现绿色崛起的最佳机遇。

生态是兴化最强的王牌。近年来,兴华从生态中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多,“生态+”效应倍增,“绿色GDP”快速增长,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今天的兴化得益于生态,明天的兴化靠生态生“金”,这是我们摸得着、拿得到、抓得住的发展“王牌”。兴华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以绿色发展为统领,抢抓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创建契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守绿色主阵地,把牢绿色主基调,发展绿色生产力,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

守好家底,厚植绿色优势

围绕打造诗意栖居的全省大公园、乡愁难忘的人文梦水乡的目标,兴华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为抓手,呵护生态颜值、守好生态家底、厚植生态优势,为实现绿色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原生态,优化生态布局。严守耕地保护、开发强度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强化分级管控,推动“多规合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着力形成“以水传神、以绿传美、以景传韵、以文传魂”的生态环保与发展格局,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着力优生态,筑牢生态屏障。坚持“加快还旧账,决不欠新账”,以“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域全面实施“五水共治”,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退渔还湖、生态涵养、林业绿化等水林田湖荡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和绿色发展指数,努力打造全省生态环境治理的样板和标杆。

注重强生态,创新生态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先试先行,用制度保障生态自觉、固化生态成果。大力推进机构递减,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完善生态红线区域差别化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资源有偿使用、损害赔偿、网格化监管、责任倒查、离任审计、联动执法等制度,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开放创新,推动绿色转型

生态建设和发展工业不是单项选择题,我们坚持以生态为前提和底色,优化发展路径、创新转型举措、提升产业层次,全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做好经济生态化的文章。

突出开放带动添增量。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围绕产业链招商、价值链选商、资金链扶商,组建产业招商局,统筹推进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节会招商,持续突破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好项目和外资项目。以“一特三提升”为工作指向和抓手,围绕产业集聚、产业集中、土地集约,大力推进“飞地布局”,推动开发区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迈进。

突出创新驱动优存量。将创新作为解决兴化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约束趋紧等迫切问题的关键抓手,围绕打造更具转型与创新含金量的“3+N”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成政策,以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清洁化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快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生态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

突出统筹协调构格局。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布局,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以“人、水、文、绿、永续发展”为特色,加快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里下河水乡城市。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小城市、重点镇、特色小镇建设,保持交通建设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城乡功能品质的新提升和“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的新突破,为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生态生金,致力绿色崛起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是底色,发展是根本,产业选择是关键。兴华坚持围绕生态打造产业链,以“生态+”之笔写好“生态经济化”的文章,积极构建以生态为主导、以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路,打通由“绿”变“金”的通道,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

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生产区、百万亩水乡生态涵养区和百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区“三个百万亩”为依托,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整市推进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两个国家级项目,全面推广智慧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推动“生态+”与“互联网+”的融合共生,构建起“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优质品牌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全省的绿色农场。

发展生态+旅游。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叫响“水润兴化、如诗如画”生态旅游品牌,坚持规划为先、生态为根、文化为魂、产业为源,种好风景、卖好风景,做活水绿文章、塑造景观风貌、建好特色民宿,形成一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美丽乡村,用美丽的风景吸引人、留住人、集聚人,实现老百姓、村集体、当地政府三方共赢。

发展生态+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为抓手,传承文化基因,挖掘历史内涵,讲好兴化故事。突出垛田和平旺湖的生态文化、乌巾荡的水浒文化、沙沟的渔文化等重点,在开发生态文化上求突破、见成效,让生态更具灵魂和水乡特色。

发展生态+富民。在生态富民、产业富民、创业富民、政策富民、改革富民上同向发力,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大突破三年行动计划,制定落实创业富民一揽子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产业、对准人头,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作者系江苏省兴化市委书记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