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攻坚
3上一版  下一版4
 
舍得下绣花功夫 “差生”成功逆袭
上海推出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
图片新闻
临沂强化19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大气移动监测“眼尖鼻子灵”
江苏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衡水首例土壤治理修复项目完工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新型技术精确锁定污染源
大气移动监测“眼尖鼻子灵”

 

◆本报记者刘晓星

“医生给病人诊断下药后,还需要护士监督,看药吃没吃。”在日前召开的大气移动监测挑战赛成果汇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在谈到各地的雾霾治理时表示,现在缺少一个有效手段,真正区分“不好用和不好好用”的问题,来监管各地是否真正落实减排措施。

在贺克斌看来,一些环保技术企业正在积极研究推进的移动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这个作用。

在大气移动监测挑战赛现场,深圳市环思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参赛单位在河北沧州和湖南湘潭两市各显神通,进行实地测试。

监测结果显示,移动监测在识别小区域热点问题,特别是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散煤燃烧、道路颗粒物污染热点、污染物跨区域传输等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注一

精准执法有赖于科技进步和实践

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宣布启动“千里眼计划”,将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放宽为城市三公里的网格,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筛选PM2.5角度的作为热点网格予以重点监管。

实践证明,热点网格在提高执法效率、执法针对性,利用执法资源上具有有效性。

沧州既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城市,又是大气污染防治“2+26”城市之一。2017年2月,原环境保护部率先确定沧州市作为试点,开展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网络试点。

沧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8年热点网格监管识别并处理了498个问题,热点网格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7微克,同比2017年下降13.6%。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网格化监管”存在一些问题,精准度和方向性还不够。现在执法资源非常有限,提高执法手段和执法科技化水平,开展精准执法有赖于科技进步和实践。

关注二

挑战赛展示了多技术融合的广泛应用场景

大气移动监测挑战赛沧州赛区共有6家监测企业参加了实测阶段,分别利用车载、道路扬尘移动监测、手持+车载+无人机立体移动监测、无人机微尺度污染巡航分布监测,移动+半固定式微站城市大数据环境监测,激光雷达城市空气监测及利用无人机开展污染源现场勘查等最前沿技术手段,在沧州开展实地检测并进行分析研判。

实测过程中,识别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散煤燃烧、道路颗粒物污染热点、污染物跨区传输等5个问题、共计96项。

张伟表示,经现场工作人员核查确认有效问题74项,并得到高质量整改。

深圳市环思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固定式微站体系存在的问题,引入“移动巡查”要素,利用车辆搭载微型监测设备方式实现更大范围监测覆盖和更加科学的设备布点。这种监测方法不仅缩小了主城区污染的重点关注问题和重点时段范围,而且能低成本实现热点网格污染溯源。

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颗粒物传感器与出租车结合,提出了道路颗粒物和扬尘污染源识别分析方法,所用技术方案实地展示了城市道路扬尘污染识别和监管效果评估应用场景,为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挑战赛评委会专家认为,挑战赛展示了多技术融合的广泛应用场景。在城市尺度下,利用移动式监测可以更小尺度地掌握污染源时空间分布规律;结合无人机监测、激光雷达扫描等手段,对重点关注区域实施立体化监测,摸清污染源传输规律;利用手段检测设备,结合现场巡查,精确锁定问题污染源,建立精准、有效的污染源监管工作模式。

关注三

加强顶层设计,为加速创新提供便利

对于不同地域的城市而言,监管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处于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长期靠后、重点污染源集中、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大的城市,需要优先解决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问题;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前,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难度较大、对城市大气污染源精细化监管需求较大的城市,则需要找到并消除城市中“隐蔽”的污染源。

中国企业在设备研发以及质控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是一些关键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方面仍需加强。

南科大工程技术城市创新中心(北京)生态所所长齐兴育介绍说,从移动监测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发展进程并不慢,跟国外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但各个团队在核心技术上,包括在核心设备上与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

据了解,在应用方面,多源数据的融合面临障碍。新型监测技术对于数据具有很强的依赖。随着监测技术种类和设备数量的增多,数据一致性比较、数据兼容、数据融合方面出现了较大问题。尤其是不同监测数据之间难以融合。数据部门之间的共享壁垒需要打通,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研发。

记者在采访时,参赛企业表达了相同诉求:“未来应该加强标准方面的制定,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较性。通过建立城市开发数据平台或企业监测数据联盟的方式,向企业开放更多的监测数据,减少研发成本。政府应尽快设立相应的试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加速技术创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