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业经济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报废汽车去哪儿?
电动汽车充电痛点真不少
节能提速两相宜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暨博览会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动汽车充电痛点真不少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结构性供给不足等五大问题困扰行业发展
图为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内首座综合功能服务站,集电能、天然气及油品供应为一体。站内除了常规的加油加气业务外,还设有8台60千瓦直流快充充电桩,可满足所有符合国标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人民图片网供图
 

◆本报记者文雯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的小张刚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却遇到了充电难题。小区比较老,没有充电设备,附近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经常被燃油车占用。小张只能每天为爱车四处“化缘”。

小张遇到的难题也同样困扰着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市场的发展,在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China EV100)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举办的《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如何健康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充电服务行业的五大痛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痛点一:车多桩少

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原因涉及规划、政策、标准等多方面

“过去充电领域受到的诟病太多,大家觉得充电不方便,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是政府不重视?还是参与的资本或者企业投入不够?总之,充电确实成了瓶颈。提供充电服务的企业也觉得很辛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博士表示,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车多桩少,或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被各方面“吐槽”,原因涉及到规划、政策、标准等多方面。

与会专家们表示,首先,车桩比、服务半径等概念被盲目套用。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后续相关媒体解读中出现了总体车桩比1︰1的说法;地方政府制定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也盲目套用1︰1目标,造成政策脱离实际。实际上,总体车桩比1︰1是长期目标,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时期应该因地制宜。同时,不少城市规划中仍然采用服务半径作为布局依据,但实际建设中,场地、电力等条件会更加直接地约束充电网络的布局。

其次,尽管车桩比呈下降趋势,但充电桩数量仍然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报告》指出,从公桩布局来看,多省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远未达到规划要求。乘用车与私人充电桩配置比例应接近1.5︰1,但目前仅为4.5︰1。未来充电桩发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此外,从电桩建设结构看,直流快充桩建设进程仍然有待加速。国内量产乘用车充电功率最高已达到150kW,商用车充电功率普遍在200kW~350kW,最高接近500kW,目前主流的60kW~100kW充电桩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大幅提升充电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实现快速充电对整车、动力电池、充电桩和电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期内难以满足。”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江冰坦言。

痛点二:盈利模式

单一

充电桩利用率低问题突出,大量中小型充电桩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收取充电服务费的单一模式盈利困难,充电桩利用率低是突出问题。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收取充电服务费,随着运营商不断创新服务运营模式,行业普遍亏损的状态已有所好转。

但是,充电服务行业的前期投资建设成本高昂、充电桩使用率低、工作环境恶劣致使设备寿命明显低于常规电器,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分散布局带来运营维护压力等原因,大量中小型充电桩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充电桩利用率低已成为制约充电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量约24亿kWh,各月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平均小时利用率都不足10%。从调研情况看,目前运营商能获取的平均充电服务费在0.4元/kWh~0.6元/kWh,较各地政府制定的服务费上限有较大增长空间,但由于竞争激烈,服务费水平较难提升。

痛点三:基础设施

建设难

公共区域充电场地成本高,私人和工作场所充电桩安装无法律依据,电费价格高

对充电企业来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找到一个合适地点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困难重重。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充电运营业务负责人赵宇表示,在社会停车场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获取可供建桩的场地使用权较为困难,直接购买和租赁场地的运营成本过高;私人乘用车领域则仍存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题。

其次,政策环境不够完善,部分政策不够细化。多数城市并未出台适用于当地居民区或工作场所的充电桩安装流程文件,导致私人和工作场所充电桩安装没有法律依据。此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电力接入周期长和成本高、核减表安装困难、报桩立项备案流程复杂周期长等问题。

电费是另一个困扰充电企业的问题。很多充电企业无法获取大工业电价,导致充电电费高。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很多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没有单独报桩,而是选择与场地的物业合作,而物业、停车场管理机构等三方用电大多属于商业用电,价格高于大工业用电。

痛点四:充电设备

质量参差不齐

充电设施关键元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后期维护不到位

充电设备制造门槛较低,不同品牌的充电设备品质参差不齐,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大多采购、运营关联企业生产的充电桩,设备制造商为降低产品价格,导致关键元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充电设备还存在维护不到位的问题。随着这两年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很多社会资本进入充电桩运营领域,大量投建廉价充电桩,通过政府补贴即可收回大部分成本,但很难保证长期稳定运营。加之追责不到位,越来越多的充电桩企业没有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保障。此外,充电桩维修没有形成一套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

“我们要关注标准的问题,充电从产品端到技术路线都涉及到大量的标准问题。怎么处理好既要通过标准防止行业技术参差不齐,又要通过标准包容和宽容新技术的创新。”张永伟表示,当前标准是当前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充电领域走出一条标准自身和创新本身良性互动的路径,对整个工业行业都是有帮助的。”

痛点五:充电时间

等不起

缺乏使用成本优势,大幅提高充电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较长,车主补电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成本。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不断提高,大幅提高充电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

我国大型城市停车位资源紧张,无法实现充电车位的专用,燃油车占位给车主寻找合适充电位置造成较大的阻碍。此外,因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消费(如停车费、休息室消费等)也使新能源汽车丧失使用成本优势。再加上服务标准不统一,支付方式不能通用,也影响了用户充电体验。

《报告》认为,充电基础设施制造技术门槛有限,毛利率持续下行;公共充电运营领域充电设备使用率与服务费的高低显著影响盈利水平;运营车与快充桩配比缺口大,结构性机会显现;受电池规格影响,换电模式目前只适用于特定领域。私桩共享模式要花大量时间沟通外来车辆进小区,第一应用场景是写字楼与邻近小区;第二应用场景是同一小区或邻近小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