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治
3上一版
 
没有一律关停 只有管服并举
南京环境资源法庭正式办公
藤县设立公益诉讼专项基金
图片新闻
2019年第二季度环境服务认证获奖名录公布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9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生态环境问题找病因,嘉兴从6个科室选拔精兵强将,打造“三服务”品牌——“第七诊所”
没有一律关停 只有管服并举

图为嘉兴市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诊断报告会。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蔡华晨 彭佳园

专为生态环境问题找病因,助力生态环境执法,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成立的“第七诊所”主动延伸和拓展服务范畴,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核心,为嘉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提供技术支撑。

打破原有构架,抽调技术骨干

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水、气、声、土壤、辐射、生态遥感解析等六要素监测服务之外,从原先6个科室中选拔精英,打造了“三服务”品牌——“第七诊所”, 开展市域和局部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助力生态环境执法,为嘉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提供技术支撑。

“第七诊所”服务人员组成按不同任务内容进行构建,由监测站统一调度,打破原有科室设置构架,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临时抽调各科室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不同的“诊疗队”,注重培养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激发个人潜能,提高全站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每个员工以自身的一技之长服务企业、基层和群众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精准的诊断除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外,还必须基于有效的检测手段和可信的检测数据。

服务团队在已经掌握的全市历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基础上,充分运用好国控省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地表水断面水环境监测网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系统、酸雨监测网、辐射自动监测站以及待建的光化学污染组分监测网等基础设施;协调局相关处室和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建设的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网、清新空气监测网、市区微型水站、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重点工业园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等监测数据的共享;争取省环境监测中心组建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网络中相关超级站、区域站数据信息的获取权限。充分发挥以上各类监测网络和设施的效能,实时获取各渠道数据信息,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分析,力求给出准确合理的诊断结果。

定期诊断报告,找准污染源头

截至今年5月,嘉兴市“第七诊所”已召开两次嘉兴市环境质量状况诊断报告会。

在今年以来的大气污染监测中,“第七诊所”的工作人员发现,南湖区一大气监测站点的PM2.5和PM10数据从年后持续偏高,平均偏高数值分布达到8.6%和14.5%。

随后,“第七诊所”工作人员通过平扫雷达,以该站点为圆心,4公里为半径,持续20天对站点周边区域进行密集监测。通过大数据的累积,“第七诊所”清晰地绘制出一幅污染源热点图,目标直指未落实防尘抑尘措施的建筑工地。

根据这份诊断报告,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联合区建设部门,对辖区内13家建筑工地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各工地切实采取治理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还好有了这份环境体检报告,让我们精准找到了污染的源头,可以让生态环境执法更严、也更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副局长罗勇说。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累计检查在建项目1298个,发现各类不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隐患问题4702条,已整改完成4330条,整改完成率92%以上。”嘉兴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绿色围挡全面推行,扬尘防控措施将进一步完善。

坚持问题导向,丰富服务形式

经过近几年“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的推进,嘉兴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改善幅度正逐步趋缓,治水治气工作已处于“瓶颈”期。在此形势下,必须找准问题才能有效突破,使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因此,准确把脉找出“症结”是“第七诊所”创建的初衷。

4月,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赴桐乡市对1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培训。培训内容包含自行监测方案的制订、相关自行监测网络平台的操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通过此次培训,更好地助力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提升全市企业自行监测数据的完成率,对进一步推进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前,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通过分布在全市的3000多个监测点位,每天都会收集包含300多项环境指标的几十万个数据。

有了详尽的监测数据,执法更有针对性。今年以来,嘉兴生态环境执法力度持续上升,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以“重点突出、不留盲区、精准打击、全面监管”为原则,以“群众关切、领导关心、媒体关注”环境问题为导向,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绿盾2019”专项行动,加大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固废处置单位、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源等执法力度,深挖环境违法线索,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筑牢环境安全保障基础。截至6月底,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65件,处罚款5742.2万元,约占全省的22%,处罚力度位居全省首位。其中,查封扣押6件,限产停产1件,向公安机关移送行政拘留13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4件;“双随机”抽查企业684家(次),查处违法问题案件16件;落实环境违法管理制度,曝光“黑名单”企业29家。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