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借力综艺外壳 让非遗走得更远
“非遗”纪录片推荐
用影像留住“非遗”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影像留住“非遗”

 

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由于传承人的这种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部分非遗项目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加之传承人的记忆大多是通过口传的方式传播,因此,将口传落实到影像,对当前非遗传承和保护就显得意义重大。

建立非遗数据库的同时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调查和影像记录,成为当务之急。

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一场非遗影像展在浙江象山举办。

人们由此了解到,早在2015年,在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统筹部署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就已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作为学术咨询和验收机构,于2019年5月完成了第二批抢救性记录项目的验收工作,最终有251个项目合格,其中22个被评为优秀,有5部优秀项目的综述片参与了此次非遗影像的展映活动。

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状态,对于高龄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要赶在老人们年华老去之前,把他们的毕生绝学记录下来,是一场“冲刺跑”。而对传承人的记录、对非遗项目的记录,则是一场“马拉松”。

自2019年开始,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式提升为传承人记录工作。着眼于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将更全面、多角度地展开,除抢救性记录之外,还将开展代表作品典藏、实践与传承跟踪记录等多种记录工作。而对非遗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将作为一种非遗保护的基础手段,广泛、深入地持续进行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