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知行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江西加强生态环保宣教工作
一场18万人次“围观”的“云开放”
补上“生命教育”这堂课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18万人次“围观”的“云开放”

 

◆本报记者陈妍凌

疫情之下,医疗废物如何处置?

日前,一场以此为主题的半小时线上直播,吸引近18万人次“围观”。

作为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之一,这场直播通过专家访谈、现场连线、走访企业、线上答疑,就当地医疗废物的来源、收集处置、处理能力等话题与观众频频互动。

探医废处置企业究竟,听专家在线答疑

疫情期间,台州医疗废物日处理能力是多少?能够做到日产日清吗?会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这场直播让网友疑问得解。

在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和区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跟随镜头,人们看到装有医疗废物的转运车,驶入台州禾和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车辆过磅、卸货、消毒,医疗废物经过高温灭菌、毁形等处理,被再次打包,送往下游企业进行处理。负责从医院转运医疗废物的司机也出了镜,详细介绍自己每次出车前要做的防护准备,护目镜、N95口罩、防护服,一样都不能少。

临时演播室里,两位专家现场回答线上网友实时提出的问题,普及相关知识。网友的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口罩是医疗废物吗”“家里用过的创可贴、纱布,要做特殊处理吗”“公司每天消毒,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即便网友的问题没被现场专家“翻牌子”,留言区还有黄岩分局固废中心主任柯跃建,全程不断地用文字答疑。

短短半个小时,有人线上点赞,有人直呼“长知识了”,也有网友在留言区相互讨论了起来:灭菌处理后的医疗废弃物究竟是焚烧好,还是填埋好?

“搞直播,太考验人了”

网友对活动的高评价,让直播前“心里没底”的黄岩分局宣教中心主任徐丽长舒了口气,“之前没想到搞直播这么难,真的太考验人了。”

以往本地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企业等向公众开放,参观点主要在企业厂区内。但这回不同。医疗废物离开医院后,经过转运、医废处置企业处理、再转运、下游企业再处理,环节多、历时长。安排这个主题的拍摄和直播,需要跨部门、跨区域协调不同单位,耗时耗力。但疫情期间,公众对医疗废物处置的关注度格外高,黄岩分局局长黄继根要求,尽快回应公众关切。因此,直播的筹备时间被压缩到短短数日,时间紧、任务重。

被直播考验的还有受邀在演播室答疑的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何键。他事后笑着坦言,自己“非常紧张,毕竟是直播,怕讲得不全、不到位,误导了公众。”

何键长期从事环境管理咨询、环境监理、环境应急处置等工作,对固废相关处理技术和规程较为熟悉。但接到直播邀约后,他还是做了“考前复习”。在直播留言区文字答疑的柯跃建,也在手边备了厚厚一摞“宝典”,主要是固废相关法律法规和处理技术,务求回答准确。

全新的公众开放形式和探索,成为对一线环保人的新考验。何键感慨,随着公众对环境议题的日益关注,基层需要更多专业的环境知识传播者,技术人员应该不断提高面对媒体、向公众答疑解惑的能力,毕竟,“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疫情激发设施开放线上“新玩法”

新冠肺炎疫情,让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线下活动被迫按下“暂停键”,却激发出线上新“玩法”。

“这是一次环保设施‘云开放’。”浙江省环保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虞伟说。“云开放”是“线上开放”的2.0版。线上开放往往以开放单位为中心,重在信息输出的过程,参观者被动接受信息;而“云开放”在理念上突出以公众为中心,更加强调实时性和互动性,设施开放单位将线下开放内容通过网络实时展示,网友可以实时观看,点播回放,在评论区互动讨论,实现信息多向度流动,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参观体验。

黄岩分局副局长赵展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创新。如开发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研学之旅。“当然,创新需要外援。”徐丽表示,黄岩分局的抖音小视频、H5产品等,是与一家广告公司合作制作的,而此次“云开放”则是与黄岩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合作筹办的。

好消息是,“外援”参与公众开放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如黄岩区环保志愿者协会2019年就获得由生态环境部宣教司指导,中华环保基金会联合有关单位组织开展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基金”项目资助。协会会长王金熙也期待能在公众开放项目中进行更多新探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