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接地气”驻点跟踪研究护佑美丽宜昌
让绵阳天常蓝水常清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地气”驻点跟踪研究护佑美丽宜昌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宜昌市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纪实
驻点工作组赴宜昌市西陵区万石路磷石膏再利用项目现场进行考察。
 

湖北省宜昌市作为长江中上游节点城市,在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2019年4月,“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中心宜昌市驻点跟踪研究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驻点工作研究内容为宜昌市污染源和风险源清单编制、宜昌市大气源排放清单构建及重污染天气应对研究、宜昌市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一市一策”创新研究、宜昌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策略研究、宜昌市废弃硫铁矿水污染防治技术及示范研究、宜昌市沿江工业园区废水污染物调研及污水处理厂达标保障方案研究、宜昌市沿江典型工业园区疑似污染地块调查及风险管控、宜昌市玛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等。宜昌市驻点工作组参与单位专家团队包括:三峡大学黄绪泉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周涛团队、武汉大学张万顺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余志晟团队、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胡菊香团队。

由湖北省环科院牵头的驻点修复工作注重创新科研组织实施机制,结合宜昌科技需求及技术团队科研专业特长,组织优势单位和专家团队深入一线,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促进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深度融合,为宜昌市长江大保护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科学的规划和精准的措施,支持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宜昌驻点研究工作组将按照《长江生态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方案》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1+8”方案要求,并结合宜昌实践,修改完善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问诊把脉、精准施策,逐一攻克困扰宜昌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难题,形成“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工作模式,为决胜宜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对口帮扶问诊

宜昌市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保有磷矿资源储量(约27亿吨)占湖北省保有磷矿资源储量的63%、占全国保有磷矿资源储量的15%。全市现有磷石膏渣场11座,其中在用的10座,堆场面积10181亩,堆场容量14638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使用库容9000多万立方米、占总容量的65%。目前,面对“三磷”问题,宜昌市主要采取了抓好源头控制,控制磷矿开采和新增产能;严格渣场管理,加强渣场检查督办,加快渣场规范提升及强化磷石膏综合利用等措施。

磷石膏综合利用是解决磷石膏相关问题的根本手段,可最大限度降低磷石膏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为缓解宜昌市“堆渣成山”的困局,扩大磷石膏综合利用消耗量,驻点工作组以磷石膏做水稳层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作为下一步制定磷石膏综合利用机制体制的依据。

自驻点工作启动会以来,驻点工作组4次与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宜昌市住建局沟通交流,掌握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工作需求。驻点工作组分别到楚星化工、宜化肥业、昌耀新材料公司、益通鹏程、力达环保等多家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实地考察,了解宜昌市磷石膏再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推广瓶颈。同时,到柏临河大道、冷链路、同强路、中南一路、点军路等5条以磷石膏做水稳层的试验路段进行现场考察,有针对性地制定现场监测方案。

根据宜昌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的政策需求、磷石膏再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推广瓶颈以及现场踏勘结果,驻点工作组编制了《宜昌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策略研究工作方案》,围绕宜昌市磷石膏资源化处理现状、磷石膏的理化性质、磷石膏做水稳层的前处理工艺、磷石膏来源、生产及堆放工艺、实验路段环境影响、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推广机制体制等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旨在掌握宜昌市磷石膏产生、堆存、再利用现状,了解磷石膏综合利用时预处理前后磷石膏理化性质变化,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论证磷石膏做水稳层这一综合利用技术的可行性,推动宜昌市磷石膏综合利用进程,为宜昌市解决“三磷”问题提供支撑。

驻点工作组先后两次邀请环境、磷石膏综合利用等方面专家,就《宜昌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策略研究工作方案》召开专家咨询会。专家和驻点工作组从研究路线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合理性、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质询、探讨。驻点工作组根据咨询结果对《工作方案》进行不断完善,提出持续推进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支撑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进程;积极寻求支持,激活磷石膏综合利用市场;狠抓问题整改,推进磷石膏污染防控;充分利用全省科研资源推进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等建议,力争保证驻点工作的科学推进。

问题在哪里驻点工作就从哪里入手

2020年1月~3月,根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数据,宜昌市 “水十条”考核断面长江南津关、云池(白洋)、荆州砖瓦厂断面浓度分别为0.047mg/L、0.078mg/L、0.101mg/L,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地表水Ⅲ类水标准。但总磷浓度呈上升趋势,其中,云池(白洋)断面总磷浓度较南津关断面高0.6倍。对此,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和宜昌市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高度重视,立即组建工作专班,在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和驻点工作组的通力合作下,对长江干流宜昌段总磷抬升现象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驻点工作组分析后得出结论,长江流域宜昌段南津关和云池两个控断面的规划水质类别为Ⅲ类,南津关断面位于宜昌市主城区入口处,云池断面位于宜昌市主城区出口。南津关上游流域受地形地势影响,人口、工业及农业相对较少,污染排放量较少,水质状况较好,历年水质达标率为100%,无超标项目,水质状况为优。南津关至云池断面跨越宜昌主城区,中心城区人口约200万人,沿江企业众多,生活和生产污染物排放量大。其中宜昌境内重要支流黄柏河流域磷矿开采企业较多,柏临河流域工业企业较多,磷石膏尾矿库在这两条河流流域内也有分布。中东部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农业生产、畜禽水产养殖比较多,沿江化工企业分布密集,磷肥生产和磷石膏尾矿库主要分布中东部地区,工农业污染较重。受以上因素影响,处于下游的云池断面水质情况较上流南津关断面总磷指标会抬升。相比去年,南津关、云池和砖瓦厂3个断面总磷浓度分别下降29%、20%、10%。长江流域宜昌段的水质情况总体上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

2017年来,宜昌市累计依法关停25家化工企业,其中不少企业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目前,200多个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改,40多个排污口被封堵,已建成31座污水处理厂,另有42座在建。现有环境管控措施主要从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种植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方面展开。基于此,驻点工作组提出优化环境管理措施,建议从规范完善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实现工业污水全达标排放、加强磷尾矿库渗滤液集中处理、增强河道边坡生态防护能力建设、加强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推进农村污水及垃圾污染防治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 刘晓星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