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村民坐在家中“卖”风景
坚持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致富路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1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村民坐在家中“卖”风景

尧治河梨花山自然美景
矿山公园
尧治河村景区柏油路
在矿渣填埋基础上建起的日月广场
尧治河磷矿1140井口
新龙门口小区
矿区变景区
农家乐
 

这里平均海拔超过1600米,曾经因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成为鄂西北的“极贫村”。而如今,这里已经是“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景美物丰的“中国山区幸福村”,这里就是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

以“每一寸土地都很美”为发展定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尧治河人大胆探索中,走出了一条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美村富民的新路子。

建立“三三制” 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学习型、创新型、开放型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尧治河村成功走向绿色发展的基本保证。村党委坚持开放学习、民主协商、党务村务公开、广泛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全心全意服务群众,让尧治河人的思想认识、管理水平、专业知识始终与时代同步、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性。

尧治河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生态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廉洁自律,积极探索,建立了“三三制”,即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三会治事”;干群联动、工农联建、村企联创“三联共建”的党建新模式,有力地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从“刨穷根,奔富路”的修路开矿到现在,尧治河村不断改变单一依靠村内磷矿开采的发展模式,采取多种经营合作方式,实施“向外扩张战略”,收购县属国有5座电站和楚翁泉酒业公司,取得县内多处磷矿采矿权,新建马桥周湾磷化工业园,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联合组建了尧治河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产学研活动,致力于“5R”矿业循环经济和PM2.5治理研究,有力推动了尧治河村绿色发展。

“干部由群众监督,干好干坏群众说了算。”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给每家每户赠送一本《民法典》,并在《村民自治章程》中突出山林植被保护的重要意义,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参与,全民遵守,真正用制度推动乡村治理进程,打造和谐文明幸福的全国生态文明村。

矿区变景区 “两山”理论落地生根

在1988年开采磷矿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生活极度困苦。磷矿让尧治河村摘掉了穷帽,并由全县的极贫村变成首富村,但同样也是磷矿,差点毁了尧治河的绝美山水。

“只有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矿产资源,最大限度恢复和留住尧治河的绿色,让大矿区变成大景区,才能给子孙留活路。”孙开林谈到如何让村子绿色致富时,深刻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决心从矿区治理着手。

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是矿区治理的基础。尧治河村先后关闭15个露天开采矿点、8家矿粉厂,3家想入村投资的企业因环境问题被否决;累计投入2.8亿元,对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块重点实施水土治理、植被恢复和植树造林,建起了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生态苑、环保苑、节约苑、和谐苑等“四苑”。目前,全村生态环境恢复率达到92%。

实现磷矿转化增值,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近年来,尧治河村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及大专院校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挂牌成立了磷化工新产品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现已获得包括治理雾霾在内的5项国家专利,为尧治河村企业绿色转型奠定了基础。尧治河村还在十堰市等地开办货场,按照环保标准建起了6家矿粉厂和一个年产15万吨的大型配矿厂,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转化增值。

把旅游建成支柱产业,真正实现矿区变景区。2013年以来,尧治河村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设景点及配套设施,树立了“村在园中、厂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特色形象,并在境内四大谷26峡建了景观67处。

同时,还将废弃矿洞改造成地下景观,利用矿渣填平沟壑,建成了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国磷矿博物馆等。这些因势利导的创意场馆建成后,与尧帝神峡、老龙宫、太极养生馆相辅相成,成功打造出3个国家4A级景区。

村民陈安梅今年56岁,自2010年起,从山顶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后,就利用自家小洋楼开起了农家乐,现已过上了富裕生活。陈安梅说,除了每年从村集体企业分得10万元左右红利,农家乐还有30多万元纯收入。

现在,三个国家4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两亿多元,旅游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年攀升。

居民区变景区 生态环境催生生态经济

尧治河村富起来后,投资8000多万元着手改善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经统一规划和设计,160多幢整齐精致的“别墅洋房”在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且文体设施、卫生室、福利院一应俱全。近年来,尧治河村又对136公里村级公路进行了拓宽刷黑,对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和垃圾处理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5座污水处理厂和两个垃圾处理厂,配备新型垃圾桶、垃圾箱和村庄保洁员,并成立村环境卫生协会和文明储蓄所。以三日一检查、一月一评比的工作方式,让“家家讲卫生、人人抓环保”的绿色生活理念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同时,为了将优质环境资源转化为经营创收资源,尧治河村依托“十个一”文化工程,将别墅群打造为民宿样板间,发展农家乐和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药园、林下经济、农业生态观光园,把生态环境变成生态经济。

为了保障经济发展的平稳运行,村委会以10个专业协会的自治组织和其他26个企业组织为抓手,实现村委会在乡村治理上的有效覆盖和源头掌控。同时把尧帝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结合尧治河特色文化,让村民心中有信仰,精神有力量,充满正能量,树牢正“三观”,不断引领党员干部群众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养成自觉行动。

尧治河村不仅把农户变成乡村旅游链条上的经济服务单元,还让村民入职、入股村办企业,实现了当地就业,共同获得发展收益,同时,还为周边村庄提供帮助,朝着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前行,实现了“坐在家中‘卖’风景”的愿望。把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山区变景区 绿色发展助建生态文明

尧治河村的美好梦想正逐步实现,把“山区建成景区”,让绿色生活托起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位于尧帝神峡景区的尧治河1140主平硐矿区,占地30余亩,2012年开建,至今矿洞里机器轰鸣、洞外的运输卡车来来往往,每年这里的出矿量达40多万吨。即便是如此繁忙、点石成金的生产工地,也在“变绿”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矿洞口对面是经土地平整和回填废石、废渣后,建起的占地10万平方米的磷矿公司办公楼、矿工住宿楼。而楼房一侧是利用处理达标的废水建的一个景点——“喊泉”。为使游客放心,尧治河村聘请有资质的专业部门对水源水质及氧离子含量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制成文字标识牌、说明牌,使富有科学依据的检测数据成为尧治河村良好生态环境的有力见证。为使生产设施与四周苍翠的青山合拍,无论是矿井口,还是住宿楼,都是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置身青山绿水间,感受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造型之美,更是一种文化之美。

“尧治河村处于高寒山区,但在绿色发展上,也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保康县县长冯玉波表示,下一步保康县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尧治河核心景区景点,精心打造旅游精品路线,着力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核心景区为依托、以美丽乡村为支撑、以风景廊道为纽带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尧治河村生态文明创建历程,正是湖北省近几年来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作为湖北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抓手,鼓励和推动各地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多种形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功建成1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3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620个省级生态乡镇、5317个省级生态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在不久的未来,像尧治河村这样充满诗意的优美乡村将会在荆楚大地上竞相开放。

章单伟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